原標題:60余家融媒體代表探秘萬寧檳榔博物館 感受“綠色黃金”檳榔文化
萬寧是“中國檳榔之鄉”。11月25日下午,“改革開放看海南”2018年全國融媒體海南行采訪團來到海南省萬寧市,首先參觀了萬寧市檳榔博物館。博物館展出的檳榔盛放器皿、檳榔加工器具以及檳榔飾品、檳榔產品等,讓參觀者系統地了解了萬寧千年檳榔文化的發展歷程。
11月25日,“改革開放看海南”2018年全國融媒體海南行采訪團一行,來到萬寧檳榔博物館。南海網記者李昊 攝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海南、湖南以及臺灣等地源遠流長的檳榔文化,2016年,在萬寧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萬寧市檳榔博物館項目啟動,并選址海南雅利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廠區內。經過歷時一年的緊張籌建,2017年10月,萬寧市檳榔博物館建成并對外開放。
當天下午,60余家融媒體的編輯記者首先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雅利公司廠區,實地探訪了檳榔的發制、切籽、去芯、點鹵、包裝等十八道工序。
11月25日,“改革開放看海南”2018年全國融媒體海南行采訪團一行,來到萬寧檳榔博物館。南海網記者李昊 攝
在檳榔博物館內,采訪團成員先后參觀了博物館的多個專題分區,包括檳榔的起源、中國檳榔館專題、海南檳榔館專題、檳榔民俗婚俗、檳榔文化藝術、檳榔加工工藝以及檳榔產業轉型升級專題等。
其中,在海南檳榔專題館,一座完整的黎族茅草屋引采風團一行關注。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是黎族的婚房,窗上掛著串串的檳榔,象征著“郎有情、妹有意、相敬如賓、白頭偕老”的美好寓意。
11月25日,“改革開放看海南”2018年全國融媒體海南行采訪團一行,來到萬寧檳榔博物館。南海網記者李昊 攝
不僅婚俗如此,“客至敬檳榔,一口檳榔一口灰”“非檳榔不為禮”等有關于檳榔的民俗也在海南等地廣為流傳。此外,萬寧市檳榔博物館中還展示著年代感的檳榔歌曲唱片、磁帶、歌片以及檳榔題材小人書等,無不體現著千百年來檳榔文化的積淀。
“博物館中不僅展示了檳榔的歷史、海南的文化,也展示了檳榔加工中的一些重要工藝,使其成之為檳榔歷史與未來的一座寶庫。”海南雅利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彭尚文告訴融媒體采訪團,隨著海南檳榔產業規模的擴大,傳統粗加工產生的滾滾“榔煙”危害多,海南正在加大力度進行“消煙”行動,并加快推動檳榔加工產業轉型升級。如今,正規檳榔廠生產的檳榔不僅有嚴格的生產標準,而且有專業化、機械化、規模化的支撐,安全質量完全能得到保障。博物館中展覽的各種包裝精美的檳榔產品,就體現了檳榔產業的現代化發展成果。
11月25日,“改革開放看海南”2018年全國融媒體海南行采訪團一行,來到萬寧檳榔博物館。南海網記者李昊 攝
“這是我第一次吃檳榔,雖然有一點不大適應,但整體口感還是非常清新。”信網編輯陳燭光拿起一包包裝好的檳榔邊看邊說,“而且剛才聽講解員介紹,萬寧市的檳榔產業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一點更為重要,說明了檳榔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前景。”
來自貴陽網的編輯徐倩同樣說道,“以前對檳榔知道的并不多,通過這次參觀,我們了解了海南、湖南、臺灣的檳榔文化和產業發展概況,同時也對有著‘綠色黃金’之稱的南國之寶檳榔有了更深的了解。檳榔文化源遠流長,這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改革開放看海南”2018年全國融媒體海南行大型采訪活動由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指導,海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南海網承辦,中共三亞市委宣傳部、中共萬寧市委宣傳部、中共東方市委宣傳部、中共臨高縣委宣傳部、中共陵水黎族自治縣委宣傳部、中共昌江黎族自治縣委宣傳部;三亞市科技工業發展委員會、五指山市旅游商務局、??谑忻裼慰椭行?、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海南分界洲島旅游區、三亞國際免稅城、三亞市天涯海角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三亞吉陽迎賓海鮮廣場、五指山中部旅游投資有限公司、海南核電有限公司、海南森林城市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等聯合協辦。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萬寧11月25日消息(南海網記者任桐 葉俊一)
[來源:南海網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