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3月21日訊 為進一步提升社區居民的網絡素養,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3月21日,由青島市市委網信辦主辦,信新相映公益平臺承辦的 “網絡正能量進社區” 活動在嶗山區金家嶺街道科大悅苑社區熱烈開展。活動現場氣氛活躍,社區居民們積極參與,圍繞網絡安全知識、如何正確傳播網絡正能量等話題展開了深入交流。此次活動還特別邀請了青島科技大學的學生們參加,他們作為新時代網絡的主力軍,為活動注入了青春活力。學生們不僅帶來了新穎的網絡正能量理念,還與社區居民攜手互動,通過實際行動,向大家展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為網絡正能量的傳播者,共同為構建健康、和諧的網絡環境貢獻力量。
在活動過程中,青島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專業大二的谷長磊同學以網絡正能量宣講員的身份,向社區居民們分享了自己對網絡正能量的深刻看法與感悟。“網絡正能量就是讓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傳播相關網絡安全知識,引導大家正確使用網絡的一系列活動。在我看來,網絡正能量對于維護健康的網絡環境至關重要。叔叔阿姨們,咱們平常上網的時候,可以多關注一些正能量的新聞報道,像那些見義勇為的事跡、志愿者們無私奉獻的故事,看了讓人心里暖洋洋的。大家看到這些好內容,動動手指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都能感受到這份正能量。”谷長磊認為,應引導居民多關注積極向上的信息,如正能量的新聞報道、感人的公益事跡等,并鼓勵大家主動分享這些內容。他還著重提到,在網絡社交中,要始終保持文明友善的態度,堅決避免發表不當言論,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氛圍。
另一位來自青島科技大學通訊工程專業大二的學生徐嘉樂,也積極參與到知識普及中。“爺爺奶奶,咱們現在用手機,很多軟件都會要求獲取各種權限,大家可別一股腦全同意了,比如說位置信息,要是隨便讓軟件獲取,您的行蹤就可能被泄露。還有通訊錄權限,有的不良軟件獲取后,可能會用您的名義給您的親朋好友發詐騙信息。咱們在安裝軟件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看看權限要求,只給那些必要的權限,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的隱私。”徐嘉樂耐心細致的講解,在場老年居民們聽了頻頻點頭。
面對網絡謠言這一網絡空間的“毒瘤”,李滄巴士第八分公司志愿服務團隊的宣講員張在禎一邊穿馬扎,一邊向居民們詳細普及辨別謠言的方法。“咱們平時在網絡上看到一些消息,先看看是從哪兒來的,要是一些沒聽說過的小網站、營銷號發的,就得小心了。再看看內容,要是太離譜,不符合常理,那大概率就是謠言。一旦發現是謠言,可千萬別跟著轉發,要及時向平臺舉報,別讓這些假消息誤導更多人。在謠言傳播的應對上,社區居民之間要相互提醒,形成抵制謠言的合力,可以通過社區群聊等方式,及時辟謠,避免不實信息擴散。”張在禎說。他提到,查看信息來源是否可靠、內容是否符合常識邏輯等都是有效的辨別手段。同時他強調,一旦發現謠言,切不可盲目傳播,而應及時向相關平臺舉報。
李滄巴士第四分公司愛心志愿者團隊的成員李和祥也補充道:“咱們社區有群聊,大家平常多關注著點。要是有人在社區群里發了可疑的消息,咱們互相提醒一下。比如說,有人發了個未經證實的健康養生小竅門,大家覺得不靠譜,就在群里說一聲,這樣就能避免不實信息在咱們社區里擴散了。”
此次“網絡正能量進社區” 活動,不僅為社區居民們帶來了實用的網絡知識,更在社區內營造了濃厚的正能量傳播氛圍。通過多方的共同努力,居民們對網絡安全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對傳播網絡正能量的意識也顯著增強。相信未來,科大悅苑社區的居民們將把活動中所學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以實際行動維護網絡環境,讓網絡空間充滿更多的正能量,為構建和諧美好的社區乃至整個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網絡真正成為連接你我、傳遞溫暖與正義的橋梁。(郭慧敏)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