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強信心 亮舉措 促發展”主題系列發布會第四場,介紹《青島市大力提振消費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有關情況,部署7大重點任務,提出30項具體舉措。
大力提振消費,并非只談如何花錢,確保消費持久蓬勃,關鍵在于提升消費能力。政策力度著眼于需求側,實打實的為居民提出增收方案。在青島市印發的《方案》中,提出了健全消費支撐和完善就業服務體系,收入有保障才“能消費”,青島將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落實失業保險援企穩崗政策,居民工作有保障,特殊人群生活有保障,消費才能有底氣。
增收要做加法,支出要做減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中,提出消費能力保障支持行動,其中包括加大生育養育保障力度、強化教育支撐、提高醫療養老保障能力、保障重點群體基本生活,四個維度出發為居民生活減負,支出變少了、可支配收入增加了,社會消費環境更穩定,居民消費意愿會更強烈。
沒有后顧之憂,越來越多人“敢消費”。目前,青島市正組織調研,對接研究適合本地實際的生育補貼政策;通過加大購房支持力度激發住房市場活力,刺激住房消費,落實好優惠政策;豐富養老托幼產品供給,照看一老一小不再有壓力。為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生活幸福感安全感提升了,消費潛能與消費意愿就能進一步釋放。
居民有了消費的底氣,《方案》中各項舉措就更有意義。消費品以舊換新、線上線下國家補貼,有效撬動了價格敏感型人群消費;冰雪經濟、體育經濟、演唱會經濟不斷發展,在青島跑馬拉松還能看運動賽事,聽完毛不易還有孫燕姿,從年輕人熱衷的活動著手,激發消費主力軍的消費潛力;深度開發啤酒元素消費、發布青島必吃必玩榜、打造地標性夜生活集聚區、不論吃喝玩樂,打造青島獨有IP,形成來青必買、來青必逛的品牌效應。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結合生活、旅游所需,提供更豐富、更具吸引力的消費供給,滿足消費者不斷增長的個性化消費需求,為活躍青島經濟注入全新活力。
要有消費能力,還要有消費保障。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剛剛過去,相關案例的曝光也說明現下的消費環境存在一些問題。消費環境如何實現從“有”到“好”的積極轉變?青島市大力開展放心消費行動,建立完善的消費投訴信息公示制度,努力打造“放心消費在青島”城市品牌,積極維護消費者權益,讓消費者在青島的每一筆消費都透明、安心。面對免簽政策下來青旅游的外國人,青島逐步提升外籍人士支付服務便利度,外籍友人在青島也能享受到便捷的消費環境。
一份方案,是百姓牽掛的民生福祉。可以明確看出,提振消費的底層邏輯,是通過政策協調,讓居民能消費敢消費愿消費,為消費提供更多可能性。增收多了,生活減負了,痛點解決了,信心就有了,消費自然會上來。這份提振消費方案的背后,是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與向往。
信網評論員 王熠冉
[來源:信網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