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2月28日訊 為進一步豐富居民日常生活,嶗山區金家嶺街道“金心金意”便民服務活動正在如火如荼進行著,2月28日上午,便民服務活動在凱都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記者看到,在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前來參與的社區居民絡繹不絕,社區居民們成群結隊,熱情滿滿地前來“湊熱鬧”,體驗著各項服務帶來的便利。
磨刀區域,各式各樣的磨刀工具“輪番上陣”,電動磨刀機器主要負責磨菜刀和砍刀這類較大刀具,而像剪刀等需要精細打磨、對刀尖部分要求較高的工具,則由師傅們手動使用磨刀石打磨,活動現場,嶗山巴士公司第三分公司“山海情”服務團隊和市北巴士第五分公司青島巴士服務團隊的成員們配合默契,分工明確,大大提高了磨刀效率,也為居民提供了更全面的服務。
來自青島城運公交集團嶗山巴士公司第三分公司“山海情”服務團隊的趙振華是一名公交車司機,今天早晨6點10分準時發車,完成了當天的首趟行程后準時趕到活動現場,由于公交調度發車時間的不確定性,為了能參加此次活動,趙振華提前與調度溝通,特意將行程調整,確保能在活動開始前返回。趙振華雖為團隊里的新人,但在公益活動方面已并非“新手”。去年,剛到青島不久的他,便跟隨團隊接觸到了公益磨刀項目。
今日活動現場氛圍熱烈,師傅們都在各自崗位上忙碌著,趙振華也不例外。他全神貫注地為居民們磨刀,雙手忙碌不停,臉上始終洋溢著笑容,真正做到了樂在其中。“對于我來說參與公益活動不僅是為他人提供幫助,更是自身成長的過程。從初入青島時對周邊環境的陌生,到如今積極融入社區、為居民服務,我在公益活動中逐漸找到了歸屬感,通過一次次的公益實踐,逐漸熟悉了社區的情況,也結識了許多熱情友好的居民。”趙振華說。
記者了解到,來自青島城運公交集團市北巴士第五分公司青島巴士服務團隊的王振雷每次參與活動都會不辭辛勞地帶著兩種磨刀設備,專業的磨刀機器和質地細膩的磨刀石一個不落。王振雷操作機器磨刀時手法嫻熟,可他并不滿足于機器打磨的初步效果,每完成一把刀的機器打磨,他總會拿起磨刀石,在刀刃上再仔細地來回打磨兩下。“機器打磨能快速去除刀刃的鈍處,但要讓刀具更加鋒利耐用,用磨刀石再精細加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時間充裕,我都會給每把刀做這樣的深加工。能為社區服務,看到居民們滿意的笑容,我打心底里高興。” 王振雷說。盡管每次磨完刀,工作服上滿是污漬和碎屑,但他卻毫無怨言,即便工作時間安排沖突,他也會想盡辦法擠出時間前來,只為能在社區公益事業中出一份力。
來自青島城運公交集團市北巴士第五分公司青島巴士服務團隊的于新基是理發團隊里的“主力軍”,無論是平日里大大小小的便民活動,還是入戶為老人理發,總能看到他的身影。于新基告訴記者,自己之前的工作是兩頭班,他就利用吃完午飯的休息時間,給鄰居們理發,這份熱心漸漸被大家熟知。隨著時間推移,于新基加入了公益團隊,服務范圍從鄰里擴展到各個社區,服務項目也變得更加豐富多樣,除了理發,還增添了換紗網、洗眼鏡等項目。“有時候活動安排得比較滿,上午下午都有,工作的時間無法協調,我就調公休來參加。雖然休息時間少了,但看到能幫到那么多人,心里特別滿足。”于新基說。
于新基的堅持與付出,不僅得到了社區居民的認可,也改變了家人的看法。起初,妻子對于他休息日頻繁外出做公益不太理解,但隨著看到他在公益服務中的積極反響,妻子逐漸理解并全力支持他。如今,他的妻子甚至主動參與其中,承擔起清洗眼鏡的工作。“今天來到活動現場,我感觸很深,到了這兒,就感覺自己被這種氛圍感染了,特別想幫忙,看到活動確實給社區里的人帶來了很多方便,尤其是那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就想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現在我非常支持他。”于新基的妻子說道。
在本次活動結束后,于新基的行程依舊排得滿滿當當,緊接著又奔赴了兩場公益活動現場,為居民們理發,一直忙到下午兩點半。在眾人看不到的地方,他始終默默堅守在公益服務的道路上,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奉獻精神。
“此次開展的便民服務活動意義非凡,我們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依托,在雷鋒日來臨前舉辦這樣的便民活動,旨在讓居民足不出戶體驗喜聞樂見的服務項目,豐富居民日常生活,從目前情況來看,效果十分顯著,居民們的熱情遠超預期,各個攤位前一早就排起了長隊,不少居民早早就在此等候,活動提供的服務豐富多樣,不斷有居民陸續前來。社區小區眾多,后續還將在各個小區陸續開展。同時還會根據居民實際需求完善服務內容,切實為大家提供便利。”凱都社區的工作人員梁晨介紹。(郭慧敏)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