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2月13日訊 2月13日上午,青島市嶗山區金家嶺街道“金心金意”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走進泰都社區馥香谷小區,開展了一場磨刀、清洗眼鏡便民服務小專場活動,將民生服務功能延伸到家門口,擴大到基層,縮短了服務半徑,方便居民群眾,讓社區居民真正感受到了社區為大家帶來的實惠與方便。
來自李滄巴士第三分公司工會志愿服務隊的兩位師傅剛一來到活動現場便做起了準備工作,他們先是仔細地將攜帶的磨刀機、清洗工具擺放整齊,又有條不紊地調試設備,確保一切準備就緒。暖陽漸漸灑滿現場,幾位頭發花白的老人率先拿著家中的刀剪趕來,眼中滿是期待,活動開始沒多久,磨刀和清洗眼鏡攤位前便排起了小長隊。
“現在找個能磨刀的地方不容易,我這刀鈍了好久了,切菜都費勁,可盼著你們來呢!” 居民王女士一邊遞上自家的舊菜刀,一邊笑著說。只見劉錫龍熟練地拿起居民遞來的刀具,在磨刀石機器上來回打磨,不一會兒,一把鋒利的刀就交到了居民手中。從去年四月開始,劉錫龍便加入了社區的服務活動,如今已成為團隊里的“主力軍”。“當時聽說有這樣的公益活動,我就想著來試試,結果這一試就停不下來了,基本每周都會來個一兩次。”劉錫龍說。
“其實磨刀這手藝也是邊做邊學的,剛開始也不太熟練,現在越磨越有經驗了。每次服務都能感受到居民的熱情和認可,這讓我覺得特別有意義。看到居民們用上鋒利的刀,我就覺得值了,只要居民需要,我就會一直堅持下去,為社區貢獻自己的一份力。”劉錫龍告訴記者。
整個上午,前來清洗眼鏡、耳釘、戒指等小飾品的居民絡繹不絕,劉華龍的攤位前一直排著隊,但他始終面帶微笑,耐心細致地對待每一位居民,擅長清洗眼鏡的他,憑借著專業的手法和耐心的態度,很快就成為了居民眼中的 “眼鏡護理專家”。劉華龍做事細致認真,清洗物件時步驟嚴謹,他向記者介紹到,清洗眼鏡的步驟很講究,先需要用專業機器進行強力沖洗,將表面的污垢去除,再用小刷子清理眼鏡鼻托等細微處的灰塵,最后用酒精擦拭干凈。“這些都是我自己帶的工具,就是為了讓居民用得放心。今天從活動開始到現在,已經清洗了十幾副眼鏡,感覺很充實。”劉華龍說。
今日,劉華龍不僅帶來了清洗眼鏡的工具,還帶來了自己購買的一臺磨刀機,為社區居民提供雙重服務。忙完清洗工作,劉華龍顧不上休息,轉身就來到劉錫龍身邊,協助他一起磨刀。在一次次與居民的交流中,他發現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刀具變鈍是個頗為困擾的問題,磨刀的需求十分迫切,于是就想著多帶一臺機器,能幫一點是一點。
劉華龍坦言,參與社區服務的這一年,自己收獲的不僅僅是居民的認可,更是自身的成長與蛻變。他說:“以前我不太擅長和陌生人交流,現在卻能和大家像朋友一樣聊天。而且看到居民們因為我的服務,生活變得更便利,那種滿足感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以后我也會堅持,幾乎每個星期都會來,只要大家有需要,我就一定在!”
“社區經常舉辦各類便民活動,旨在為居民搭建交流互動平臺,豐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區內老年居民占一定比例,他們的生活需求一直是社區關注的重點。舉辦活動不僅能為居民帶來便利,更能增進鄰里間的了解與信任,營造友好睦鄰的社區氛圍,提升居民的歸屬感。未來,社區將根據居民不同需求,持續豐富活動類型,為大家提供更優質的社區服務,讓居民生活更加舒心、安心。”泰都社區黨委副書記李詠梅介紹。(郭慧敏)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