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2月7日訊 2月7日,在青島市政協第十四屆四次會議上,青島市政協常委、青島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青島康合偉業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玉靜,著眼于青島擁有54個地標農產品、數量居全國地級市之首這一優勢,深入剖析當前地標農產品面臨的困境,圍繞加強地標農產品管理、促進區域特色經濟發展建言獻策,為青島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是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于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準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地標農產品的評定對于保護優質農產品、促進農產品品牌建設和推動地方農業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山東是擁有地標農產品最多的省市,而青島市的地標農產品高達54個,居全國地級市之首。這為青島市大力促進農業產業創新發展,促推農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積極培加強地標農產品管理,促進區域特色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王玉靜委員在提案中指出,推進地理標志產品防偽溯源體系的建立和應用迫在眉睫。她建議對農產品地理標志進行防偽溯源管理,為地標農產品的質量保障提供有力支撐。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手段,建立地理標志產品追溯體系,確保產品質量與源頭可追溯。
在確權認證方面,王玉靜委員建議加快建立新型地理標志保護監管體系,明確農產品生產經營者的權利依據,規范市場競爭,確保地理標志的質量和特色。通過專項整治行動,凈化市場環境,提升地標農產品的市場認可度。
為推動地理標志與特色產業深度融合,王玉靜委員還提出要高標準建設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通過建設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地理標志保護為引擎助力品牌農業高質量發展,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
此外,提案強調了文化挖掘和推廣的重要性。王玉靜在提案中建議青島支持建設地標產品文化展示館,結合地標產品的歷史淵源與產業發展,開展鄉村振興行動,提升本土優質農產品質量提升和品牌建設,進而促進地方農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顧青青)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