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電商行業的迅速發展,快遞行業也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長。就在今年這個被稱為“史上最長”的“雙11”期間,青島快遞的收發量屢創新高,其中10月24日,單日收派快遞包裹就高達1092萬件,刷新歷史紀錄。
南來北往,貨暢其流。近年來,青島不斷完善規劃體系,出臺多個方案,積極推進現代化物流交通體系建設,大力發展現代運輸服務業。隨著“濟青快貨”物流專線的正式運營,實行“天天班”客車化每天固定開行的模式,不僅為企業客戶提供“門到門”全程物流服務,還推動了郵政快遞多式聯運發展。同時,青島依托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絡,建立起覆蓋廣泛的物流倉儲項目,發揮“蓄水池”作用。通過倉儲,調節生產與消費的關系,減少運輸次數的成本,助推跨境電商物流、航空冷鏈物流等產業的發展,用一系列硬核措施,讓“小包裹”加速跑起來。
農村寄遞物流是農產品出村進城,消費品下鄉進村的重要渠道之一。如今,農村物流加快互融互通,“快遞進村”的進程摁下快進鍵。在存量市場中,鄉村或將成為快遞業一個新的增量發力點。但是與城市快遞物流相比,部分農村地區的“最后一公里”難題仍亟待解決。相較于巨大的快遞需求,農村的快遞站點卻是極其短缺。因為受限于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居民住戶相對分散,所以從站點日常的運營來看,相對較高的運輸成本和并不充足的業務量,會對其造成一定的運營壓力。從后續服務來看,農村快遞服務水平也有待進一步提升,這就容易導致農村物流綜合服務網點功能不足。
2023年12月份,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提出,發揮郵政網絡在偏遠鄉鎮村莊的基礎支撐作用,推動郵政基礎設施和服務網絡共享,從而節省人力成本和運輸成本,提升農村快遞服務的穩定性,創造規模效益。依托村郵站、商店超市等場站資源,建設打造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建設運營,將農村快遞公共服務納入公益性崗位服務范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便民利民。
現如今,無人配送正在成為快遞行業的發展焦點。隨著智能化技術的引用,青島快遞業在末端環節開始部署由無人快遞車和無人機聯合組成的立體式輸送網絡,著力為打通“最后一公里”保駕護航。截止到今年8月份,青島已投入使用42輛無人快遞車,預計年底將超過150輛。目前已有部分無人快遞車下沉到鄉鎮,承擔網點到驛站之間的接駁服務,這不僅有效解決轉運站點距離遠的問題、提高了配送效率,還降低了運行成本。
但是由于現實路況復雜,無人快遞車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許多問題。之前就有網友反映過無人快遞車直接闖紅燈的現象,極容易造成交通擁堵。或是停車的時候選擇的位置有時偏遠,需要人工接管。所以無人快遞車的停車以及運行技術需進一步成熟,能夠靈活應對道路上的各種情況,并要配備多重安全保障系統,包括緊急制動、遠程監控和商業保險等,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響應并妥善處理。
一個小小的快遞包裹,連接著千城百業。不斷刷新的快遞量紀錄、蓬勃向上的行業動態,是青島經濟活力的生動注腳,展示著青島快遞業蘊含著的強大發展潛力。這種穩中向好的行業態勢,也彰顯了青島在推動快遞業降本增效、優化產業鏈供應鏈方面的顯著成效,為高水平打造“中國快遞示范城市”注入了強勁動能。
信網評論員 王榮
[來源:信網 編輯:陳燭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