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寧等三分,不搶一秒。”但對于打工人來說,早晚高峰被地鐵閘機堵、被閘機夾是以往的常態。而自今年4月以來,上海、杭州、合肥、青島、深圳等多地地鐵試行“閘門常開”模式,乘客入閘無需等待閘門動作,即可快速通過。
有測試數據顯示,“閘機常開”模式下,單臺閘機單位時間內通行效率可提高三到四成。這不僅是城市管理理念的升級,以及優化、細化公共服務的新突破,更是乘客自身的誠信與城市的雙向奔赴。
“閘機常開”是公共交通服務的又一次創新,這看似是小事,卻在細微之處打開了便民之門。據了解,很多城市的地鐵,其軟硬件系統本身就內置了“閘門常開”功能。因此這并不是“能不能”的問題,更多是“用不用””會不會用“”怎么用“的問題。
初期,為驗證“提高通行效率的同時降低運維成本”的可行性,在5月27日至6月11日,青島地鐵在1號線勝利橋(紡織谷)、2號線同安路、3號線地鐵大廈3座車站試點閘機常開模式。三座車站試點“閘機常開”取得了良好效果后,目前,青島地鐵線網已擴大開放至70座車站試行此舉,地鐵運能得以進一步釋放。
“閘機常開”給乘客帶來了全新的感受,主動刷卡掃碼,不推搡擠壓、不插隊,保持良好的出行秩序……這更是打開了文明之門。地鐵閘機常開門的設置,正是基于對乘客文明出行的信任和期待,出行效率的提升也正依賴每一位乘客的文明自覺。
值得注意的是,常開門并不是“任意門”,也許會有人說,“閘機常開”會給逃票等不文明行為打開“方便之門”。而“閘機常開”模式下,車站閘機一直保持打開狀態,乘客正常刷卡或掃碼后可直接進出閘機,無須等待閘機門的打開和閉合。當閘機遇到持有無效車票或無票通過的乘客時,閘機門將自動合攏,阻擋通道;如果乘客反向誤入閘機通道,閘機門同樣會自動關閉,以阻止逆行。所以即使閘機門常開,想通過此舉逃票或者違規的乘客可以說是沒有可乘之機,也不可能成功的。
與此同時,在一片叫好點贊中,還需注意到乘客和網友帶來的新的建議。比如,閘機攔截是否容易夾傷乘客,閘機的辨識度是否靈敏,在假期人流量較大時乘客們的安全,部分老年乘客和免票兒童以及外地來青的乘客,他們的乘車模式不同該如何分流等。在推行新模式過程中,要不斷地優化細節,聽取有幫助的建議,乘客的出行才能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和愉悅。
目前,地鐵“閘機常開”模式還在試行階段,具體效果還有待日后的檢驗。“閘機常開”的背后,是地鐵對人們出行習慣的深刻改變,也是對乘客誠信的測驗。相信在日后,通過車站經驗的積累,市民的配合,會有更多的線路更多的站點落地此模式,為市民提供更加舒適高效的出行體驗。
信網評論員 李源菁
[來源:信網 編輯:王熠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