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1月29日訊(記者 王晨瑜)青島是一座充滿時尚魅力,具有豐厚文化藝術底蘊的城市,培育出一大批優秀的藝術工作者。但是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市新聯會理事、青島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宋曉陽發現,青島部分藝術專業畢業的學生有的會選擇去外地發展,藝術人才出現外流,城市整體的藝術環境還有待提升。今年青島“兩會”,他建議相關部門可以組織豐富多樣的藝術活動、打造藝術商業相結合的綜合藝術空間,從而為新文藝群體搭建與社會互動的橋梁,展現城市的新活力。
宋曉陽是一名文藝工作者,他認為,青島整體的藝術環境還需要形成一套成熟的商業運作體系,“無論是藝術市場還是商業需求都有需要提升的地方。另外,近幾年受電商的影響,實體店中商業綜合體的經營壓力變大,加上傳統商業文化本身形式單一,文化消費項目稍顯單調。”
對此,他建議,相關部門可以組織豐富多樣的藝術活動、打造藝術商業結合的綜合藝術空間,為新文藝群體搭建與社會互動的橋梁。“可以實行‘青島市優秀新文藝群體入駐商業體’計劃。”宋曉陽對這一計劃進行了詳細介紹,“該計劃分駐地創作和駐地創業兩種,駐地創作是通過組織新文藝群體藝術家們,以單一或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入駐并服務于某一個商業體,起到宣傳和積累人氣的作用。”
另一個“駐地創業”是指,通過在商業中心等需要聚集人氣的地方成立藝術綜合體,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文化消費的選擇,通過藝術綜合體舉辦的各類活動,為商業聚人氣。“駐地創業屬于長期行為,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比如場地的協調、房租的減免、審批的便捷等。”宋曉陽表示,由優秀新文藝群體打造的藝術綜合體,啟動運轉后,會在很大程度上形成文化IP入口,為合作的商業體提高人氣和流量,提升商業體的文化高度,甚至可以形成新的文化業態。
宋曉陽結合城市政策和環境分析,認為當前是新的文化藝術形態和商業結合的最佳時機,“實體商業的再繁榮,需要文藝業態的介入,藝術工作者可以走出工作室參與更多地社會活動,將藝術傳承真正地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來源:信網 編輯:戴慧慧]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