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1月28日訊(記者 顧青青)自2012年開始,青島市門診統籌政策經歷幾次變革,報銷的比例和報銷的范圍不斷提升,居民常見病和慢性病就診自負比例越來越少,青島市民滿意度逐步提高。醫保待遇提升,強有力的醫保監管和相應的保障機制也要跟上。在今年青島市兩會,青島市政協委員、致公黨青島市委會衛生健康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佳家康醫療集團董事長李曉玲從加強門診統籌共濟改革的監管提出建議。
為了青島有序健康的醫療市場環境,把醫保的資金用到真正有需求的職工,減少惡性競爭,避免劣幣驅良幣的局面,青島市政協委員李曉玲建議由相關部門牽頭,建立每月的機構評價機制,通過暗訪給機構進行每月評價,將評價結果跟撥付的比例進行掛鉤,對于有機構違法亂紀行為的每月進行公示。
同時,李曉玲建議公開青島市醫保的稽核熱線,對青島市征集線索,鼓勵市民發現相關問題舉報,并進行獎勵。對于可能出現的過度開藥問題,設置開藥頻率,限定處方種類和單日總金額,超出部分不予以報銷。
此外,李曉玲還建議全面推行電子病歷,運用信息化檢測手段,比如機構設置監控,以及后臺異常數據抓取等,實時監控。并通過重新簽訂醫保協議的方式,對于違規和違法的條規做清晰的界限,通過多維度、多部門的聯合保障,讓醫保惠民政策發揮真正的價值。
[來源:信網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