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10月31日訊(記者 趙彥閱)今年雙十一剛開局,京東、海氏品牌、李佳琦直播間就陷入了一場難解難分“全網最低價”的混戰,10月31日晚上8點雙十一的“重頭戲”付尾款環節正式開啟。信網(熱線0532-80889431)注意到,與前幾年繁瑣的花樣不同,今年各平臺幾乎屏蔽了那些“燒腦”的玩法,進一步簡化了優惠規則,更多強調滿減、打折,似乎開局就以一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告訴消費者,“低價”才是今年大促的關鍵詞。伴隨著消費者消費行為的理性化和比價能力的提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淘寶、天貓、京東、抖音、快手等各大平臺也不亦樂乎地紛紛加入這場低價大戰。
“全網最低價”引發頭部主播“混戰”
一臺海氏電烤箱,引出了今年雙十一的備受關注的話題:全網最低價。
從京東采銷人員在朋友圈喊話收到品牌方的律師函,到頭部主播李佳琦一方美ONE否認合約中存在涉及“全網最低價”和“二選一”的約束條款,再到品牌方表示未簽訂任何底價協議,而且平臺也無權擅自修改價格,這場“最低價爭奪戰”撲朔迷離。
但從結果看,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并沒有影響商品的上架銷售——10月26日,海氏C40三代烤箱準時出現在李佳琦直播間,頁面顯示優惠后的到手價格為648元。而在京東的海氏官方旗艦店,頁面顯示同款烤箱領券后的到手價不高于669元。
是否存在“全網最低價”這樣的限制性條款,普通消費者不得而知,事情的真相或許還有待進一步查明厘清,但毫無疑問的是,低價將是今年雙十一各大平臺比拼的核心。
消費者更理性還有新玩家入場 平臺“去套路化”明顯
從最早11月11日零點“拼手速”下單,到如今拉長至半個多月的“湊單算滿減”,雙十一的花樣讓人眼花繚亂。但相比往年的各種套路,今年雙十一的低價趨勢愈發明顯,各大電商平臺將重點鎖定在了價格層面。
具體來看,京東把“真便宜”列為核心賣點,對超8億商品全程價保。天貓在跨店滿減的基礎上,首次大規模推出官方直降……此外,抖音、快手、小紅書、B站等內容平臺也動作不斷。為何各大平臺紛紛圍繞低價做文章?
消費者更加理性。“去年的囤貨今年還沒用完,今年就先不囤了。”看著家里滿滿一櫥還沒用完的洗發水、沐浴露、衛生紙等日用品,秦女士直接放棄了今年雙十一的搶購。“不買最便宜的,只買自己最需要的”,消費者理念發生變化,消費行為更加理性,顯然是商家將價格作為核心宣傳點的直接因素。在信息大爆炸的背景下,消費者們可以從多種不同渠道了解關于商品的原料、工藝等更全面的信息,同時在多個平臺比價橫跳,這就對平臺的低價策略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玩家入場發起沖擊。隨著直播帶貨風聲水起,線上購物也不再是電商平臺的專利,短視頻內容平臺在電商業務上正野心勃勃地對傳統電商發起沖擊。今年快手拿出180億流量+20億補貼,大力扶持商家。抖音則另辟蹊徑,推出官方立減。小紅書還舉辦了“雙十一電商伙伴動員大會”,公布針對商家、買手、消費者的多項扶持政策和優惠措施。隨著新的渠道不斷涌出,如今的雙十一已然從天貓、京東兩大巨頭為主導的局面變成多個平臺的“百花齊放”,用戶和商家都不再只有一個選擇。
各平臺差異化競爭 用戶需求得到滿足
今年,雙十一已步入的第15個年頭,當各大電商平臺將百億補貼常態化時,其實低價已經不能作為平臺留住用戶的 “殺手锏”,它更像是平臺刺激消費、應對用戶流失焦慮的一種手段。除了打出低價策略,在這個雙十一,各大平臺也在積極地回應用戶訴求。
取消預售現貨開賣。比如過去雙11有不少網友反映預售商品遲遲不發貨,甚至預售價格比正式售賣還高,今年京東和拼多多都采用“取消預售,現貨開賣”,直接解決了消費者的痛點。物流方面,今年雙11期間,京東物流到倉服務將對標快遞級攬收和截單時效標準,率先在20個核心城市,推出最快2小時上門攬收、截單時間延長至18點,儲備超2000條線路,送倉時效提升1天以上,將物流服務體驗延伸至商家服務中。
多層次觸達用戶接觸渠道。淘寶平臺也在加快互聯互通的步伐,除了與騰訊合作,在騰訊的微信視頻號、朋友圈等流量可直達淘寶外,淘寶還開始測試微信支付功能。不少網友表示,已經在淘寶用上了“微信掃碼支付”功能,也有網友對支付流程簡化充滿期待。這些舉措都展現出平臺主動迎合用戶習慣,積極回應用戶訴求的姿態。
顯然,“低價”成為了今年雙十一商家們的共同主題,參與者們拿出了對消費者頗具誠意和吸引力的低價策略。但平臺想要在差異化競爭中打開新的局面,還需要時刻關注消費者的新需求,找到折扣之外新的競爭力。
[來源:信網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