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風光都漂亮,大河入海千里海岸畫一樣,城市鄉村有活力,歲月如花開萬家燈火亮”,這是歌詞中描繪的詩意田園。如今,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藍圖,正在山東的沃野鄉間一步步變為現實。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業大省的責任首先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要把糧食生產抓緊抓好,把農業結構調活調優,把農民增收夯實夯牢,把脫貧攻堅戰打好打贏,扎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山東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和厚望,錨定“走在前、開新局”,扛起“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重要政治任務。
5月22日至23日,山東省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現場推進會議舉行。鄉村產業蓬勃發展、人居環境深刻重塑、群眾收入持續增加、城鄉融合深入推進、精神風貌顯著改善、治理效能有效提升……從臨沂、濟寧兩個典型的農業大市多個鄉村觀摩點的變化,可窺見山東這五年來鄉村振興變革的全貌。
產業旺 山東扛牢農業大省責任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近年來,山東積極打造沿黃“齊魯糧倉”,端牢“中國飯碗”,糧食總產連續9年穩定在千億斤以上;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在全國率先突破萬億元大關;農產品出口額達1394億元,占全國1/5以上,連續24年居全國第一……山東已成為全國重要的“菜籃子”“糧袋子”。
風吹麥浪,豐收在望。眼下,正是小麥籽粒灌漿飽滿之際,山東通過推廣高效率、精準化的智能收割機集中收獲,不僅降低了小麥拋撒率和破損率,還能讓籽粒的清潔度達到優良品質,為“三夏”生產作業注入智慧力量。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山東積極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旅游、農村電商、文化創意等新業態逐步壯大。青島市即墨區靈山街道立足資源稟賦,以產居融合為導向,闖出了一條土地規模化、產業園區化、人口社區化的鄉村振興之路。醫藥產業從無到有再到優,投資過億項目從“0到10”。建成中藥種植園區、玫瑰小鎮等16處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成功打出“花鄉藥谷、自在靈山”文化品牌。
村容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春夏之交的齊魯大地,山清水秀、生機盎然。通過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山東進一步改善提升村容村貌,農村衛生廁所覆蓋率超9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穩定在95%以上;城鄉環衛一體化實現100%覆蓋;累計建設省級美麗鄉村2500個,建成美麗庭院287萬戶。此外,山東加快“四好農村路”、農村飲水工程、清潔能源、數字鄉村和公交班線等建設,村莊處處新顏盡展,天藍、水清、地綠成為鄉間幸福生活“標配”。
依山傍海的青山漁村,已經有近600年的歷史。近年來,當地在保護好村落傳統風貌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發展全域旅游,吸引了廣大游客,有效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群眾增收。同時,將觀光休閑、茶葉種植、文化教育等融于鄉村振興發展中,為“小漁村”帶來“大改變”,構建起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鄉村發展圖景。
鄉風和 不斷探索鄉村善治新路子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山東始終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讓廣大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加觸手可及,讓良好的鄉風、家風、民風在齊魯大地“蔚然成風”。
“這回我要兌一提抽紙、一袋洗衣粉。”萊西市夏格莊鎮村民史水香來到道德聯盟超市,用攢下的積分兌換商品。近年來,萊西市通過實施“道德積分”管理制度,調動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積極性,推動“鄉村顏值”和“內涵氣質”雙提升,讓農村生活充滿活力又穩定有序,每一片田野都充滿著希望。
青島西海岸新區挖掘齊魯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時代價值,開展“最美泊里人”評選活動,評選出榜樣人物、好媳婦、好婆婆等先進典型,讓農村不斷煥發文明新氣象;此外,山東基層演出從年均不到2萬場增至12萬多場,加了場次,贏了民心;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山東莊戶劇團已達上萬家,部分市區莊戶劇團達上千家,為鄉村振興提供精神動力。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山東將繼續聚焦重點任務,推動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在齊魯大地愈加絢麗,為加快建設農業現代化強國貢獻“山東方案”。
信網評論員 戴慧慧
[來源:信網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