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4月17日訊(記者 王晨瑜)城市更新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動態過程,需要久久為功。近日,中央音樂學院與市北區人民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建中央音樂學院·廣興里藝術里院文化體驗中心,在大鮑島文化休閑街區廣興里全方位導入和培植多個項目,從而打造青島音樂藝術文化新名片。自2022年青島市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攻堅行動開展以來,青島持續推動建筑保護修繕與業態植入有機融合,在老城區聚集起人氣、商氣、煙火氣,讓老城不斷煥發新活力,讓市民、游客感受更新成果。
以廣興里為核心、以音樂為主題 市北打造復合型文化藝術中心
歷史城區保護更新任務是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八大攻堅戰之首,如今,以大鮑島文化休閑街區為代表的歷史城區在保護、修復、更新后有了眾多變化。
走進記錄城市滄桑歲月的大鮑島文化休閑街區,蔥郁法桐下,木質門窗和樓梯盡顯古雅端然,時尚零售、沉浸體驗式小店分布在擁有百年歷史的建筑中。該區域的北片區定義為“夜游”,按計劃引入夜購、夜食、夜體驗等夜經濟相關產業以滿足市民、游客的需求;該區域的南片區以“日逛”為主,通過引入創意零售、體驗互動、博物展覽等業態,成為市民、游客休閑的好去處。
歷史城區作為青島城市文化和商業文明的發源地,一直以來,藝術與商業在這里相伴而生,這種傳統也在當下延續。 4月12日,中央音樂學院與市北區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按照合作協議,雙方將依托中央音樂學院豐富的音樂藝術資源,在大鮑島文化休閑街區廣興里全方位導入和培植央音教師研修班、央音春苗音樂劇團、國風少年團、兒童合唱團、央音大師工作室、新時代音樂文明實踐基地、內庭院展演空間、沉浸式數字藝術展覽等項目,打造以廣興里為核心、以音樂為主題的復合型文化藝術中心。
合力打造融合培訓、演出、沙龍、講座等活動于一體的復合型文化藝術中心,引入中央音樂學院考級綜合示范點、師資培訓項目,此次合作既是歷史建筑保護修繕與業態植入有機融合的生動寫照,也是音樂藝術領域市校合作模式創新的具體表現。“市北區將積極整合資源、開放場景、強化服務,全力支持雙方合作項目落位落實,共建中央音樂學院·廣興里藝術里院文化體驗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綜合文化空間。”市北區委書記高健表示。
老街、老建筑融入新業態、新場景 老城區釋放新活力、新魅力
修繕一新的老街、老建筑,倘若沒有相關信息介紹或新業態導入就顯得有些蒼白無力、缺乏生氣了,路過的市民、游客更想了解它們的由來和過往,期望它們具有活力和生命力。
近年來,作為歷史城區保護利用工作的“主戰場”,市北區積極導入“老建筑+新消費”“原場景+新體驗”等新業態新場景,提升街區的可逛性、可讀性。今后,市北區將在業態招引上持續發力,結合業態特色舉辦活動,吸引市民、游客探尋老城。“我在社交平臺上看到了有關市北的旅行攻略,新潮業態融入在人文底蘊深厚的建筑里,感覺這種做法很有意義。”趁周末游玩的市民陳女士稱贊道。
除此之外,市南區在組織開展業態更新,讓老城持續綻放活力與魅力方面同樣高度重視。相關部門沿中山路主軸進行重點項目更新提升,對百盛大廈業態進行提質升級,引入年輕人喜愛的輕奢、時尚品牌,打造上街里Mall綜合購物休閑體驗中心;海誓山盟廣場區域,安娜別墅已被打造為最美婚姻登記處、愛情文化婚戀地標。
目前,市南區正在進行整體修繕的劈柴院區域,計劃于5月完成修繕,劈柴院南院將與西安袁家村團隊合作完成整體業態升級,策劃推進特色餐飲業態落位江寧會館,另外,劈柴院北院將重點布局數字沉浸體驗、藝術展覽、老字號體驗等六大業態,打造數字藝術文化示范區。
持續推進歷史城區保護更新 青島讓百年老城煥發生機
2023年1月1日,《青島市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保護利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頒布實施,這是山東省第一部規范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保護利用的地方性法規,其中,明確鼓勵老建筑活化利用,該《條例》對于推動青島市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有積極的意義,能夠促進老建筑的價值要素保護和更新利用使用,服務于城市居民生活,提高城市品質和群眾幸福指數。
青島歷史城區內,聚集了大量的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它們展現著青島的百年歷史,彰顯了城市的風貌,而老建筑的活化利用,業態更新是根本。2023年青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加快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推進老建筑保護修繕,實施中山路及周邊區域道路交通改造,加快引進新興業態,實現整體開街運營,為相關部門的工作指出方向。
歷史建筑做成了城市記憶館,里院等傳統風貌建筑做成了博物館、茶飲店,上街里·銀魚巷變身時尚打卡地.....伴隨春暖花開,青島市對老建筑的業態植入和招商運營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通過推動建筑保護修繕與業態植入有機融合,老城區將聚集起更多人氣、商氣、煙火氣,打造更具活力、時尚、便捷、溫馨的高品質歷史文化街區,讓市民、游客感受更新成果,獲得美好體驗。[信網·信號新聞]
[來源:信網 編輯:王熠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