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一場以“如何激活劈柴院”為主題的協商活動中,青島的政協委員、職能部門代表、企業家代表對歷史文化街區煥新之道進行共同探討。其中,“劈柴院招商時一定要有‘標尺’,把毫無特色的‘廟會小吃’和假網紅小吃‘請出去’,讓真正具有青島特色的美食和小吃‘走進來’”的觀點振聾發聵。
多年以前,國內的美食街同質化問題就已初顯端倪,然而近年來在各地不斷布局美食街升級背后,游客“不遠千里來打卡,原來東西都一樣”的尷尬經歷仍屢見不鮮,同質化的市場,需要給消費者一個選擇的理由。當臭豆腐不再是長沙的專利,當烤冷面、鐵板魷魚等成為全國美食街“標配”,旅游城市“專門吸引”外地人的美食街廣受詬病,外地游客缺乏新鮮感,當地居民鮮有問津,最終都是淪為小商販心中的搖錢樹。
透視美食街同質化嚴重的原因之一,“速成”成為背后的發展邏輯。以所謂的旅游紀念品為例,它們大多都做工類似,外形也基本相同,也就是說,無論你在哪座城市所購買的紀念品,其實都沒有什么特色,相反它們大多來自于一個與這個景點沒有任何關系的工藝品制作基地。美食亦是同理,入駐小吃街的商家或都出自同一家食品公司,利用招商加盟的形式在各地商業圈撒網布局,再邀請美食博主發布軟廣。宣傳圖片雷同、話術雷同,連火爆的打卡場面都雷同時,消費者終會開啟“免疫”模式,出現抵觸情緒。
很多美食商業街雖然花了大價錢進行整體宣傳,但并未有本身的記憶點,現實對實際的引流、商業增值未必有強有力的直接效用。消費者見證過太多頂流美食的消亡史,一陣風過后,市場的優勝劣汰會給出最終答案。
跳出同質化,深入挖掘特色小吃的價值,是擺在劈柴院商業運營模式下的一項重要課題。青島餐飲的特色是“哈啤酒、吃蛤蜊”,但劈柴院不能每家店都是燒烤海鮮大排檔。運營團隊要把握好關鍵節點,保留豆腐腦、鍋貼這樣老字號,吸引王哥莊大饅頭、店子火燒、流亭豬蹄、東李脂渣、海菜涼粉等真正的青島特色美食入駐。充分結合百年老院的故事和賣點,將劈柴院打造成微縮版的“青島院子”,重現“店鋪人聲鼎沸,小吃琳瑯滿目”的往日時光。
同時,劈柴院還可以引進孔府菜、運河菜、臨沂煎餅、棗莊辣子雞、周村燒餅、濰坊朝天鍋等,向外地游客推薦山東美食。
真正實現把毫無特色的“廟會小吃”和假網紅小吃“請出去”,需要劈柴院商業運營團隊等相關部門有足夠的魄力和底氣。重塑美食街同質化嚴重的口碑,篩選和保護是對百年老院的的傳承負責。讓隱匿在小區樓下或路邊街角的老字號走向大眾,讓消費者不用再去名不見經傳的古老巷子中尋找“寶藏美食”,依靠差異化優勢在小吃街賽道上突圍,才是歷史文化街區關鍵的煥新之道。
信網評論員 秦璐
[來源:信網 編輯:戴慧慧]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