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老街,一段歷史,幾代人的記憶。
近日,中山路巨幅裸眼3D大屏刷爆朋友圈,虛實結合的視覺沖擊讓不少市民游客大飽眼福;青島進入“啤酒節時間”,市南區將啤酒節搬進了老街里,讓很多人沉浸式感受到街里的味道和風格……整個中山路商圈呈現出了久未的繁榮:馬路兩側人頭攢動,水泄不通;交警沿路拉起了警戒線,維持現場秩序。在路邊乘涼的大爺見此情景不禁感嘆:20多年,在中山路都沒見過這么多的人了。
“先有中山路,后有青島城”。擁有百年歷史的中山路曾是眾多老青島人休閑購物的首選目的地,曾是與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等齊名的繁榮商業街。但是由于城市版圖的擴張、消費中心的逐步轉移,加之中山路自有配套設施不足、消費熱點有限等,商街繁華止于過去,逐漸落寞。近幾十年,為了重振老街雄風,中山路先后經歷過多次改造,有的項目甚至選擇了“大拆大建”,但最終效果并不佳。“人沒吸引來,周圍居民的投訴倒是接二連三。”
老街承載著歷史文脈,如何用現代設計手法激發老街活力是首要考慮的問題。可借鑒的城市老街發展有很多,20年前的上海經驗用在現在的青島是否可行?從近期中山路3D裸眼大屏光影秀、上街里啤酒節等場景的客流量來看,“老街×新潮”模式在青島值得推廣應用。
借啤酒節“東風”,搭乘科技+的快車,中山路街區再現八街九陌的繁華。在圣彌厄爾大教堂,定制的激光在大教堂的表面不斷投射多彩的圖案,吸引市民和游客打卡的同時,也喚起了所有人對于這條百年老街的記憶和情感。為了“打造漫步上街里,處處哈啤酒”的氛圍,上街里啤酒節主辦方在老城區還設置了多處啤酒屋和啤酒點位。“上街里”將變成沒有圍墻的啤酒城,許多熟悉的街區廣場將成為沒有頂棚的啤酒大棚。中山路3D裸眼大屏中破墻而出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航天員從太空投來“愛心”……使不少市民游客發出贊嘆,甚至還有人舉起酒杯與大屏的啤酒“隔空干杯”……
但是在這繁榮背后,中山路仍然存在流量一過即散,缺乏持續吸引力的問題。當爆品熱度降低、新潮活動結束后,中山路恐又會恢復淡季的平淡。想要打造出現象級的歷史街區,就要走可持續創新發展模式。不但充分利用新業態吸引客流,還要挖掘老字號、里院等本地特色文化融合化創新。中山路3D裸眼大屏編排略顯單一,且只有一段重復播放。后期制作可借鑒成都裸眼3D,分白天和夜晚兩個版本,呈現更好的視覺效果。相較于中山路其他熱門打卡地,劈柴院似乎已被“遺忘”。若能參考長沙文和友的發展模式,開啟一場充滿市井煙火氣的超級試驗,也許這里也會帶來前所未有的驚喜。老街與新潮時尚活動配適度極高,城市更新建設期間利用好網紅經濟、文青潮人打卡經濟,將會吸引更多四海游客齊聚百年商街。
中山路復興任重道遠,期待在不久的將來,百年老街區能夠引爆新消費,延續繁華,為青島帶來全新的氣質與活力。
信網評論員 李源菁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