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6月11日訊 2015年12月16日,青島地鐵3號線開通試運營。作為山東省首條地鐵線路,青島地鐵電客車司機們光鮮的背后,承載更多的是責任。“朝陽未出已先行,星光點點人未息”,形容的就是地鐵客車司機的一日。近日,信網(0532-80889431)采訪到三名電客車司機,他們年紀雖小,但對于地鐵駕駛他們可都算是“老人兒”,他們業務過硬,技術精湛,日復一日地駕駛地鐵穿梭在城市軌道上,奉獻著無悔的青春。
勇于擔當的動車調試先鋒 : 馬明
“每次動手實操都是在積累經驗,這些都是我的財富。”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運營分公司電客車司機馬明說。
2012年畢業后馬明便加入了青島地鐵。剛接觸到地鐵這個行業,因為什么都不懂,他深知自身業務知識的欠缺,需要把握一切學習機會充實自己。他刻苦鉆研業務知識,順利完成在上海地鐵的培訓,并作為2013屆委培司機的副領隊前往北京送外學習。學習期間他謙虛好學,不懂就問,梳理、整理了專門的業務筆記,是出了名的“問不倒”。很多同事都稱他為“老”司機,并不僅僅因為他的年紀稍長些,更是由于他業務過硬,技術精湛。
在工作中,他對待工作嚴謹求實,一絲不茍,標準化的手指口呼、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讓他在高速行駛的地鐵列車內能迅速、準確的發現安全隱患。截止目前,馬明已發現區間異物50余起,設備異常20余起,由于上報及時、處置妥善,消除了多起安全隱患,安全駕駛556天,每天手指口呼1035次,開關門100余次,每月安全開行170小時,累計安全行車10000余公里。是青島地鐵運營分公司當之無愧的“優秀員工”。
地鐵戰線的“動力火車”:淳于 徐洋
90后的淳于徐洋,對地鐵運行的各種要求、命令了然于心,是同事們心中的“問不倒”。在他身上充分體現了90后青年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干事認真敬業,干脆利索。工作中,淳于徐洋行車過程中堅持“看不清就停,聽不清就問”,嚴格執行標準化作業,做到不間斷瞭望,期間發現及處理10起區間異物和5起設備故障,有效排除了安全隱患,避免了安全事故、事件的發生,安全駕駛526天,每天手指口呼1035次,開關門100余次,每月安全開行170小時,累計安全駕駛里程達10000余公里。
而作為車隊培訓員,淳于徐洋不光注重自身業務的提高,還幫助其他同事共同學習。他善于總結培訓中出現的問題紕漏,了解車隊不同人員的薄弱問題,利用平日休息時間及夜班回廠培訓時間對同事進行針對性培訓。在故障培訓后對司機的操作進行總結,并進行相關知識的延伸講解。同時,他還建立完善車隊培訓檔案,將相關人員培訓中暴露出的問題及時記錄和跟進,確保培訓效果。
這就是淳于徐洋--青島地鐵戰線的動力十足的排頭兵,就像安全、準點、舒適的青島地鐵一樣,以其精湛的專業技能,嚴謹的工作態度,扎實的工作作風為青島地鐵的安全運營保駕護航。
愛崗敬業勇擔責任 : 姜樺
“我從進入這個行業的第一天就喜歡上了客車司機這個職業,它不僅要求個人具有一定的駕駛技能,還有具備列車維修基礎知識和心理學等綜合技能,這也與我所學的專業有著接近和相似的內容”,姜樺微笑著說到。客車司機是個辛苦活,工作強度大,安全責任重,司機在工作中需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每一次的開門、關門都要認真確認好列車和乘客的安全,一天工作結束后,司機的精神非常疲勞。但姜樺卻樂在其中,他以全身心的熱情撲在工作上,每當他看到滿車廂的乘客能夠乘坐他的列車前往各個地點,心里會由衷的生出一種自豪感。
雖然姜樺進入青島地鐵集團運營分公司才3年,但卻是一名貨真價實的老司機。在3號線的籌備試運行階段,他便以青島地鐵第一批客車駕駛員的身份參與其中。運營正線是實踐理論與知識的第一戰場,經過長期的學習鉆研,正線線路圖和列車電路圖已印在他的腦海中,面對故障和突發情況,他總是顯得自信從容,再隱蔽、再難纏的故障在他面前也無處可藏。因此被客車隊員工稱為“故障克星”。
在做好本職工作之余,姜樺認真總結行車駕駛經驗,參與組織客車隊培訓工作,編寫出客車隊“司機寶典”、“故障處理流程簡圖”等培訓材料,提升了客車隊其他同事的綜合業務能力,為3號線安全運營注入了一針強有力的保障劑,為3號線的全線順利開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是姜樺一直秉承的原則。對于成績,他永不自滿;對于困難,他永不服輸;對于工作,他永不放松,以飽滿的工作熱情迎接每一天,為青島地鐵更加美好的明天去努力奮斗。
信網全媒體記者 顧青青
[來源:信網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