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6月7日訊 見到周春英時,她正在辛家莊社區的辦公室里跟工作人員溝通院子里垃圾清運的情況。天氣略微有些熱,信網能看到周春英額頭上細小的汗珠,她不時摸一把汗,整理一下頭上的小紅帽。出了門,周春英的腳步很利索,一點看不出來她已經年逾七旬。作為一名“高齡”志愿者,周春英仍舊活躍在社區服務中,并從中得到不少樂趣。“當志愿者挺好的,特別是你幫助了別人,別人向你道謝的時候,特別滿足,特別有成就感。”周春英說自己已經與志愿服務有了深厚的感情,雖然年齡大了,但是還沒想過“退休”。
七旬志愿者有雙火眼金睛 300多戶居民記得門兒清
“我們一個院有12座樓,我是其中3座樓的樓長,樓里300多戶居民的情況我都清楚。不管是院子里的老住戶還是這幾年搬來的新鄰居,我都認識。”跟著周春英在院子里轉一圈,遇見的熟人還真不少,放了學的孩子老遠就會跟周奶奶問好,買菜回家的主婦會親切地喊一聲周大姨,跟周春英差不多年紀的老人則會跟老姐妹招招手,問一問最近身體可好。“別看我年紀大,可是我身體好,腿腳也利索,當上志愿者之后精神頭比以前更好了。”周春英今年已經71歲了,是汕頭路7號院里名副其實的老人;可是她不服老,巡邏、看護院子里和周邊街道的衛生狀況、制止亂停車,每天忙活得不亦樂乎。
保證院子里的治安穩定,是周春英和其他志愿者的重要工作之一。憑借多年的經驗,周春英早已練就一雙火眼金睛,任何走進院子的陌生人都逃不過周春英的眼睛。“有時候我晚上鍛煉完了回家,在樓下碰見送外賣的,我都得多問問一句是送到哪一戶的。我們院子附近有些寫字樓,車位緊張的時候就有人把車停在院子門口,直接擋住了清運垃圾的車輛進來。我發現之后就得趕緊打電話讓司機來挪車。”
從早上八點到中午十二點,從下午一點半到五點半,已經退休多年的周春英像認真的上班族一樣對待志愿者的工作。她樂在其中,也獲得了家人的支持:“我的小外甥今年中考,可是他知道我要當志愿者,還特意給我買了軟底的鞋,說穿著輕快好走路。”
收獲大拇指點贊 這是給志愿者最好的贊揚
在汕頭路7號院里,周春英是個很有威望的人,無論大事小情大家都愿意聽聽她的意見;有時候鄰里之間有些小矛盾,周春英也都會幫忙調解,“本來都是鄰居,也沒有什么大矛盾,互相讓一步也就過去了。”做志愿者,周春英也有著自己的智慧:“必須得有愛心、有耐心,對事待人都得熱情。穿上志愿者的衣服,就代表了我們青島的形象,必須得好好干。”
前幾天,周春英在巡邏的時候碰到一位從外地來探親的老人,老人知道路名卻不知道要怎么走。周春英問清楚了老人的目的地,仔細地告訴對方要從哪里拐外,哪里有什么樣的建筑物。“交代清楚了我還是有些不放心,干脆領著人家走一段,等人家能記清楚了路再離開。這位老人都80多歲了,等我走的時候還給我伸大拇指點贊。”這些發生在巡邏路上的小事,周春英記得特別清楚,“因為這是對一個志愿者最好的贊揚。”
隨著上合峰會開幕在即,周春英越來越感覺到志愿者工作的重要。沿著汕頭路走到香港中路,再順著走到澄海一路,這條路線是周春英每天都要走上好幾遍的巡邏路;回到院子里的時候,周春英也閑不下來,她還惦記著院子里有幾戶需要幫助的老鄰居,“有的鄰居不方便出門,我就去問問家里缺不缺吃的用的,要是有困難就趕緊跟社區反映,能幫一點是一點。”
有后盾有樂趣 “大齡”志愿者不舍“退休”
在辛家莊社區年輕的工作人員眼里,周春英是位又親和又靠譜的暖心阿姨,有什么不懂的隨時都能找周春英咨詢,每次社區里組織活動,周春英也是最熱心的。面對大家的稱贊,周春英卻有些不好意思,甚至還拒絕信網單獨為她拍張照片:“我也沒做什么,都是大家伙一起幫忙的。而且現在還有社區給我們做后盾,有困難社區都能幫我們解決。”
周春英告訴信網,在退休之前她就接觸過社區工作,也算得上有些經驗,如今更是從中找到了樂趣。“有時候閨女心疼我,說讓我別干了,可我舍不得啊,而且社區里的小姑娘也都歡迎我來幫忙。”周春英說自己特別愿意幫著社區里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雖然都是些小事,可我覺得能幫到別人就好,就像照顧自己家的孩子一樣。”
除了一副熱心腸,周春英的好手藝也在社區里出了名。幾兩毛線、一團棉花,在周春英的手里就能變成栩栩如生的動物。“我喜歡織蘋果和小烏龜,這兩樣合起來就是‘平安歸來’的意思,現在社區里來了不少新的志愿者,我都抽空多織幾件想送給他們。”周春英說,這份祝福不僅要送給志愿者,也要送給每一位市民和游客,希望他們平安快樂。 信網全媒體首席記者 于曉
[來源:信網 編輯:芃芃]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