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5月30日訊 5月30日,市北區海倫路街道啟動志愿服務宣傳周活動第三日,繼續對8個社區城市運行志愿服務工作跟蹤采訪拍攝,當天上午來到順昌路社區,用“圖片+文字”的方式記錄這個文明和諧社區的眾多城市運行志愿者、社會治安志愿者的精彩瞬間。
順昌路社區位于北嶺山腳下,2014年由原海寧、海興社區合并而成,在這里生活的3800余戶8000余名居民很快實現了深度融合,這要得益于有個好的當家人——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矯淑珍。昨晚獲悉要去順昌路社區跟拍記錄志愿者的消息,矯淑珍在“社區骨干微信群”里一聲招呼,就得到了眾人積極回應。今天一早,社區黨委副書記楊欣、居委會副主任唐帥分別部署安排當天的志愿服務工作。在社區門口,城市運行志愿者、社會治安志愿者王愛彩和她的團隊小伙伴們正在進行“晨碰頭會”,部署安排當天的文明巡防、治安巡邏等工作。王愛彩認為,社區矯書記一再要求大家,志愿服務工作責任重大,大家要用務實的志愿服務工作回報上級的信任、群眾的期待。都昌路5號、7號和順昌路附近路段,都是王愛彩這個團隊的志愿服務區域,一路上和居民熱情地打著招呼,詢問著有無需要幫扶的事項,“愛在順昌,生活順昌”已成為這個文明和諧社區的真實寫照。
“志愿者也有家庭,也有困難,克服克服就過來了。”在順昌路至嘉定路小學路段,正推著小孫子徒步志愿服務巡邏的志愿者卜玲云、侯秀玲,引來路段上商家店鋪的點贊好評。“每天穿行這條500米的道路上,能用自己的辛勤換來城市的文明和諧,感覺所做的事情很有意義。”卜嶺云高興地說。鞠建新大哥很是熱心,從社區一路相陪來到人民路383號大院,和王秀蘭等城市運行志愿者、社會治安志愿者們巡邏樓院,及時發現上報問題,熱情服務居民群眾。在人民路383號大院門口的人民路路邊有個宣傳欄,來自莒縣的徐大哥正認真地讀著當天新聞,志愿者們見狀上前介紹這個宣傳欄的由來。得知這個宣傳欄已經存在20年時間,是由樓上85歲的丁兆信老人自費每日換報,老人也由此榮獲青島市文明市民等榮譽后,徐大哥對海倫路街道順昌路社區的志愿精神、鄰里和諧表示羨慕和贊賞。安逸居小區有13個單元,志愿者王玲霞、孫洪財、張蘭香及王增賢夫婦等志愿者巡邏的同時,正在根據社區安排張貼《管道天然氣用戶安全用氣須知》等安全提示,熱情地同運動結束回到小區的居民打招呼,志愿服務引領的文明新風吹到安逸居小區,讓居民群眾更和諧更安逸。瑞昌路上近一公里的路段文明巡防、治安巡邏,落在胡文芬、李慧敏、王培生等志愿者的肩上,提醒商家文明停車不占壓盲道、不沿街晾曬衣物,每天數不清的往返次數,這些六七十歲老大姐們的無私奉獻精神,讓路人和沿街商家很是感動,贏得了眾多市民的理解支持配合。
社區的學雷鋒志愿服務站點規范有序,辦事群眾感到志愿者們格外親。唐帥、張桓瑜、孫迪等志愿者正熱情接待咨詢民生問題的群眾,一位七八十歲的老人還“纏”著唐帥學習《青島市民文明禮儀手冊》的常用英語100句,讓我們這些年輕人深受感動。志愿服務活動支撐著城市文明,志愿者無私奉獻讓城市更文明,讓居民的工作更順昌、生活更安逸。 通訊員 郭顯海
[來源:信網 編輯:芃芃]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