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5月11日訊 至2018年5月11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已經成功運營一周年, 低成本、短周期、高效率、全智能、更安全、零排放,這些卓越性能為世界自動化碼頭建設貢獻“中國智慧”,青島港模式正成為新時代“中國方案”。信網(熱線0532-80889431)了解到,青島港自動化碼頭的綜合效益亮眼突出,創下了單機平均效率和船時效率新的世界紀錄,并通過一系列技術升級和創新實現了貴族碼頭平民化。
663艘次船舶作業準班率達100% 創下作業效率世界紀錄
2017年5月11日,全球領先、亞洲首個真正意義上的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啟動運營。完成船舶裝卸作業663艘次,完成集裝箱吞吐量79.48萬標準箱,船舶保班率達100%;已開通航線16條,單月吞吐量突破10萬標準箱,單機平均作業效率提高了55%,單箱成本降低了48%,單箱能耗降低了24%……這是過去一年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交出的成績單。實際上,青島港自動化碼頭的價值不僅體現在綜合效益上,也通過“可推廣、可復制、可商業化”的商業理念,實現了貴族碼頭平民化。
在開港運營之初,青島港自動化碼頭的平均單機裝卸效率達到26.1自然箱/每小時,而國外同類碼頭開港效率為13-15自然箱/小時。同年10月,平均單機裝卸效率提升到30自然箱/每小時,這一水平超過了國外同類碼頭約為20自然箱/每小時的效率,較全球同類碼頭提高50%,已全面超過人工碼頭。目前青島港自動化碼頭的平均單機效率已達到33.1自然箱/每小時,并于2018年4月21日在“中遠希臘”輪作業中創出單機平均效率42.9自然箱/每小時、船時效率218.1自然箱/每小時的新世界紀錄,震驚全球航運界。
“用戶主導”思維捧回世界大獎
面對全球經濟發展和港航業競爭的嚴峻形勢,青島港積極推進轉型升級,落實“中國制造2025”戰略和交通部《推進“互聯網+”便捷交通促進智能交通發展的實施方案》,打造港口新的核心競爭力,啟動建設世界最先進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2013年10月,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建設正式啟動。歷經三年半時間,高質量完成了自動化碼頭的建設任務,2017年5月11日,自動化碼頭一期工程2個泊位正式投入商業運營。
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投入運營以來,堅持“用戶主導”思維,打造符合青島港實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一流自動化碼頭,一年來共完成設備技術改進及創新72項,業務流程改進優化178項,IT系統升級59個版本,功能優化645項。“可推廣、可復制、可商業化”的商業理念下的創新驅動,使自動化碼頭首次具備了商業運營的競爭優勢,并榮獲全球“自動化碼頭最佳效率獎”。
歷經考驗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成行業標桿
自動化碼頭一年經歷了一個完整季節周期,完全經受住了大風、雨雪、酷暑、極寒等極端惡劣天氣考驗。目前,橋吊、ASC(集裝箱堆垛機)、AGV(自動導引車)等主要設備的可靠率穩定在99.92%以上,最高達到100%。
到目前為止,青島港自動化碼頭獲得國家專利31項、科技創新獎12項。其中,獲中國航海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是全國港口唯一一家獲獎企業;獲中國港口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在中國設備管理協會主辦的“中國設備管理創新成果交流大會”上,獲科技進步特等獎等四項大獎。今年3月,全球自動化碼頭峰會在倫敦召開,數百名行業專家、碼頭運營商參會,榮獲“自動化碼頭最佳效率獎”獎牌;在世界職能制造大會上,獲評“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是全國港口、也是非產品制造類企業首次獲獎。
據了解,目前青島港正在釋放自動化碼頭“孵化器”效能,帶動青島港傳統碼頭全面轉型升級;繼續關注大數據、云計算、模糊控制、生物感知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自動化碼頭早日走向自學習、自組織、自完善的智能化碼頭,成為新時代全球港口發展的引領者。 信網全媒體首席記者 于曉 攝影 閆軍
[來源:信網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