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7月4日訊 7月3日,信網(0532-80889431)從青島市公安局了解到,2014年2月,青島市公安局正式組建食品藥品與環境犯罪偵查支隊,各區、市也相繼組建食品藥品與環境犯罪偵查大隊。公安機關食藥環偵部門的主要職責包括:打擊食品藥品與環境領域的違法犯罪行為,掌握食品藥品與環境犯罪形勢,與食藥監、環保局、農委等有關部門開展執法合作,受理群眾對食品、藥品和環境犯罪的舉報線索。
近年來,在青島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青島市公安局食藥環偵部門積極回應民生訴求,以“查源頭、端窩點、打網絡、破大案”為目標,重拳出擊、持續發力,嚴懲行業“潛規則”,積極開展食藥打假“利劍”行動和打擊環境污染違法犯罪“清水藍天”專項行動。健全完善工作機制,進一步深化“兩法”銜接工作,加強與檢法、行政部門的協作配合,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加強信息共享,共同探討打擊食藥環領域違法犯罪工作新思路,全面提升打擊效能。大力夯實基層基礎,創新運用大數據偵查,與電子商務和網絡社交平臺公司開展戰略合作,打造食藥環偵“互聯網+”新戰法,掌握互聯網戰場的主動權,依法嚴厲打擊食品藥品和環境領域違法犯罪,偵破了一批大要案。其中偵破的申聯跨國特大銷售假藥案被列為全國食藥打假“利劍”行動首起典型案例,專案組獲公安部通令嘉獎。在全省公安機關食藥環偵案例評析活動中,青島偵辦的三起案件分別獲得藥品類一等獎、二等獎和環境類優秀獎。2016年以來,共偵辦食藥環違法犯罪案件298起,涉案金額3.8億余元,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450人,為保障島城市民的餐桌、藥箱和環境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7月3日是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公安主題日”,為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食品安全意識,警示引導業戶攤販守法經營,切實達到“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的社會效果,全市公安機關因地制宜、多措并舉,采用進市場、進校園、進企業、進超市、裝備展示、聯合執法等方式,開展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宣傳活動。青島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會同市南分局在中山公園開展集中宣傳,辦案民警講述破案故事,業務骨干宣講法律知識,檢測專家提供免費快檢服務,展出典型案例以案釋法,分發宣傳手冊解答群眾疑惑,群眾積極參加,現場氣氛熱烈。各分市局亦開展多樣活動普法講法,營造尚德守法的良好氛圍。市北分局邀請區食藥監局、市場管理中心、南山商會等單位在南山及撫順路批發市場設置宣傳咨詢臺,發放《市北區打擊犯罪有獎舉報》宣傳冊,為群眾提供專業法律講解。李滄分局深入各街道、社區進行走訪,了解社情民意,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在李村商圈附近設臺咨詢解答,發放宣傳材料。嶗山分局邀請食品檢測公司進行實時檢測、開展現場咨詢,組織轄區派出所會同區食藥局對商戶進行走訪檢查,送法到企業、普法到個人,解答群眾提問。城陽分局開展食品安全知識進商場、進校園活動,轄區各派出所配合街道集中開展食品安全知識科普宣傳,設臺展出快檢設備,開展普法活動。膠州市局與各行政執法部門聯合,對各大商場超市、農貿市場進行聯合大檢查,進入到食品企業,組織企業負責人進行食品安全宣講。黃島分局、開發區分局、平度市局、即墨市局、萊西市局在人口密集處設宣傳點,向群眾宣傳普及食品安全常識和辨別方法,通過設臺咨詢解答、擺放宣傳展板、發放宣傳材料等形式開展活動。
案例一:
李某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2017年3月,嶗山分局食藥環偵大隊會同區食藥監局在某米線店執法檢查中發現154個罌粟殼。經查,犯罪嫌疑人李某某2017年以來在熬制香油時加入罌粟殼,并加入到米線中。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嶗山分局依法逮捕。
案例二:
丁某某等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
2016年,青島市公安局黃島分局多次開展行動,在農貿市場發現多家攤位違反國家法律規定,擅自使用工業松香為雞、鴨、鵝及生豬副產品褪毛。工業松香內含有鉛等有毒物質,不僅直接污染禽畜肉,而且會嚴重損害食用人的肝腎功能,具有明確的致癌風險。現場發現大鍋內盛放著黑色固體,經檢測系工業松香,抓獲犯罪嫌疑人14人。
案例三:
李某某等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
2016年10月,即墨市局食藥環偵大隊成功破獲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3人。經查,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等無任何合法手續,在無名廠房內加工生產涼皮,并運往批發市場銷售,從中謀取利潤。經檢測,所售賣涼皮含有非食用物質硼酸,犯罪嫌疑人均被即墨市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
信網全媒體記者 顧青青 通訊員 左晟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