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4月6日訊 近日,來自山東德州的崔女士向信網(0532-80889431)反映,2017年3月26日,自己6歲半的孩子在玩手機游戲的過程中,通過微信向華為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支付了1809元用來購買至尊貴賓卡、豪華特價禮包等游戲用品,崔女士認為孩子太小,并不具備認知能力,因此要求華為軟件技術有限公司返還孩子支付的錢款,但是遭到拒絕。華為手機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由于無法確定該款項究竟是不是孩子支付的,所以無法為崔女士辦理退款。
孩子玩手機一天花掉1800多元
近日,信網刊發了九歲孩子在玩游戲過程中向華為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支付了5800多元一事(詳見《九歲娃在華為游戲中心花近六千 家長退錢遭拒》)。山東德州的崔女士向信網反映,自己也遇到了相同的情況。
原來,2017年3月26日上午,崔女士有事外出,將自己的華為手機落在家中,下午回家后,發現她六歲半的孩子正在玩游戲,由于平時孩子也經常玩手機,便沒有在意。3月27日上午,崔女士在使用微信給別人轉賬的過程中,通過查詢交易記錄發現26日有多條扣款記錄,“一共扣了七次款,共計1809元,最大的金額是648元,都用來買至尊貴賓卡、豪華特價禮包等游戲用品了,所以當時我就覺得應該是孩子干的。”崔女士說。
隨后,崔女士向孩子詢問情況,但是得到的答復便是確實玩游戲了,但是扣沒扣錢不清楚,“孩子知道我手機的解鎖密碼以及微信的支付密碼,之前用微信支付的時候,都會收到銀行的扣款通知,但是唯獨這次一條扣款短信都沒有收到。”據崔女士介紹,孩子所玩的游戲,都是從華為手機自帶的應用市場內下載的,微信中的交易記錄也顯示錢是支付給了華為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華為公司稱無法退款
由于覺得孩子很小,沒有認知能力,崔女士便于3月27日撥打了華為手機客服中心的電話,要求退還已經支付的1809元,但是遭到拒絕。“華為說讓我找微信客服,但是微信客服又說錢是支付給了華為,讓找華為,就這么推來推去,后來華為就直接不給我回復了。”崔女士說。
信網致電華為手機客服,其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華為手機中的應用中心,只是為游戲提供了一個平臺,游戲并不是自己公司開發出來的,而且由于無法確定該款項究竟是否為孩子支付的,所以無法為崔女士辦理退款。
據信網了解,現在很多未成年人都十分喜歡玩手機游戲,那么對于這個現象,華為手機應用市場對于入駐其內的游戲是否進行了一些篩選呢?在購買游戲相關商品的時候,是否又應該針對未成年人設置一些提醒呢?“我們是會對入駐游戲進行篩選的,在顧客購買游戲中的商品時,是需要輸入微信或者支付寶中的密碼的,這就已經起到了一個保障提醒的作用,而且我們建議家長不要將支付寶或者微信的支付密碼告知孩子。”該工作人員說。
如果能夠提供出確實是孩子支付的相關證明,華為公司又是否可以辦理退款呢?“我跟我們上級部門了解了一下,由于崔女士支付的款項已經到賬,所以還是無法進行退款的。”該工作人員說。
可與華為公司進行協商
山東首辰律師事務所的吳芝容律師介紹,像崔女士這種情況,可以先與華為公司溝通協商一下,看是否能將所扣費用退回。
吳律師說,六歲的孩子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一次支付1800多元來購買游戲用品,完全在他的行為能力之外,只有經過監護人的認可,交易才能生效,否則就是無效交易,相關方面應該退回相關費用。
同時,吳律師建議,家長將手機交給小孩子時,可以首先關閉手機的上網功能,這樣可以避免發生像韓先生孩子一樣的情況,同時也可以避免誤點扣費,還可避免打開一些惡意網站。“對于一些小孩子,最好還是不要玩一些槍戰類的游戲,可以玩一些益智類的游戲,可以增加反映能力,提高智商,鍛煉自己,也要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如果管不了,那么也可以讓孩子盡量少接觸手機,或者玩的時候盡量陪在孩子身邊。”吳律師說。 信網全媒體記者 岳祥
當您遭遇消費維權難題時,可通過以下途徑向信網反映投訴。
1、撥打信網新聞熱線:0532-80889431
2、通過信網官方微博:@信網
3、通過微信公眾號:青島信網(xinwangquanmeiti)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