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2月23日訊 信網(0532-80889431)從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日前,青島市人才市場為期七天的“賀新春”大型人才招聘會暨高校畢業生供需洽談會落下帷幕。七天內,現場共有交運集團、中糧集團、魯商集團、中建八局、山東郵政、青島啤酒等1190家企業參會,提供二十多個行業的崗位1.3萬余個,吸引求職人員2.5萬人。招聘現場人潮涌動,火爆異常,參會企業共攬收簡歷近7萬份。
職場“互聯網+”時代到來
在這次招聘活動的眾多崗位中,除了程序員等專業技術崗位之外,一些傳統行業,如制造、金融、貿易等行業也隨著“互聯網+”衍生除了若干相關的職位。
互聯網+產品,出現了電商客服、電商推廣等職位;互聯網+數據,出現了網絡數據分析、網絡安全等職位;互聯網+媒體,出現了新媒體運營、網絡營銷等職位……互聯網企業發展迅猛,傳統企業又求才若渴,“傳統企業急需引進互聯網人才來驅動轉型并扭轉局面。”一位獵頭業內人士表示,前些年,企業需要的只是基礎型人才,如今已經轉向中高端人才,但從目前的人才供給看,互聯網高端人才缺口非常大。
可以預見,在將來青島市的用工市場上,與互聯網相關的跨界人才必然是企業搶人的“重要戰場”,而應屆生們應當懂得利用自己對于互聯網熟悉的優勢,結合自己本身的專業知識,提高自己在求職時的競爭力,復合型的跨界人才將會“錢途”一片大好。
青島籍學生返鄉求職成趨勢
仔細翻看招聘會上企業受到的簡歷不難發現,雖然應聘人員的畢業院校分布各地,有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沈陽、西安等國內各大城市;還有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海外院校。但是,籍貫一欄中最多的還是“青島”。
因為獨自在外生活壓力大又缺少歸屬感,再加上青島今年來出臺了不少針對就業創業方面的優惠政策,如今越來越多的青島籍學生返鄉就業。據統計,2016年青島籍的畢業生將有3.8萬人,相信這些人才的歸來必將極大的緩解島城企業招聘需求。
專家建議求職者不要盲從
為促進就業,政府、高校、社會各界紛紛出謀劃策,但這畢竟只是解決問題的外力。要徹底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還必須從自身入手,練好“內功”,具備充分的競爭力。最主要的就是實習經歷和工作經驗,大學生有諸多經驗需要積累,諸多能力需要提高。相對于考試,實習、見習更具有現實意義,相比較于托關系找個單位出份實習報告和實習鑒定來“敷衍”學校的做法,能夠通過實習經歷積累工作經驗、提高工作能力,對于畢業生來說,是最明智的選擇。
嚴峻的就業形勢、殘酷的職場競爭是目前眾所周知的事實。對于這幾年的職場新手來說,為了把自己“推銷”出去,找到滿意的“婆家”,許多人可謂絞盡腦汁,想了無數辦法。其中“曲線求職”法不時現身職場。比如某知名企業因為系統內每年都要舉辦籃球比賽,且成績作為各公司考核的一部分,因而在招聘人才時對身材高大、擅長籃球運動的小韓格外青睞。誰能想到興趣愛好會成就一個人的求職夢呢?所以,如果你有才藝,那就盡情的施展出來吧,讓興趣成為你求職時出奇制勝的法寶。
大學生求職,較為常見的是三三兩兩搭伴求職,當看到同行的伙伴簡歷一份一份的投出,面試電話一個一個的接到,難免會著急,求職也隨著變得盲從。現在很多畢業生本著“廣撒網”的原則,在應聘時沒有對企業表現出足夠的誠意,不了解企業實際情況,只注重待遇和福利,其實這樣并不“討喜”,大學畢業生應加強規劃職業發展的能力,有方向有目的地去求職,如果自身對職業要求很迷茫,則會大大減弱自身在應聘時與公司相互間的吸引力。 信媒體記者 張松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