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量財經丨小米眼鏡官博老號“現身”引發網友期待 AI眼鏡概念股迎來高開
海報新聞記者 田柳 北京報道
近日,小米眼鏡的官方微博悄然“上線”,認證主體為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引起網友和業內的熱切關注。2月7日9時左右,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發布微博解釋:該賬號為多年前申請,并非新上線。
“官博上線”的消息曝出后,有媒體稱,小米首款AI眼鏡已經獲得入網許可,或將于2月發布。但目前小米官方并未就此作出任何回應。
海報新聞記者在企查查注意到,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全資控股的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目前已取得無線傳輸電路及AR眼鏡、AR眼鏡主體、AR眼鏡控制指環等專利授權。其中,AR眼鏡主體外觀設計專利和無線傳輸電路及AR眼鏡實用新型專利分別于2024年7月30日、8月13日獲得。
智能眼鏡賽道競爭激烈
一般來講,AI眼鏡是集成AI語音助手、藍牙耳機、翻譯、導航、墨鏡、出行、翻譯、聊天服務等功能的可穿戴設備。華創證券電子組首席分析師耿琛曾針對AI眼鏡給出極高的評價,他認為,智能眼鏡有望成為AI最佳落地終端之一。
早在2012年,谷歌公司就發布了一款“拓展現實”眼鏡——Google Project Glass。其具有和智能手機一樣的功能,可以通過聲音控制拍照、視頻通話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網沖浪、處理文字信息和電子郵件等。但因售價較高等多種原因,2015年1月19日,谷歌停止了谷歌眼鏡的“探索者”項目。
一直以來,業界對于AI眼鏡的探索從未停滯,多家科技公司逐步涌進該賽道。其中,美國知名互聯網科技公司Mate(原名Facebook)一直活躍其中。Mate自2019年起,與全球領先的視光企業Essilor Luxottica開始合作,2021年推出了初代Facebook雷朋智能眼鏡。2023年10月,Meta公司又推出了二代Meta雷朋智能眼鏡,主要對攝像頭、音頻功能進行升級。
在2024年第四季度員工大會上,MetaCEO馬克·扎克伯格首次揭曉了雷朋智能眼鏡的銷售數據:年銷量突破100萬副,并稱其為“真正的熱門產品”,對于2025年AI眼鏡的發展充滿期待。
近幾年,國內AI眼鏡市場也空前火熱。華為于2021年推出了智能眼鏡產品,目前最新款華為智能眼鏡2支持多設備暢連,搭載HarmonyOS的手機、平板音頻自如切換,兼容搭載Android、iOS、Windows系統設備。外觀設計也全面更新升級。
2024年,數字人企業李未可科技的Meta Lens Chat、小米生態鏈企業蜂巢科技的界環AI音頻眼鏡、百度的小度AI眼鏡等新品集中發布。其中小度AI眼鏡作為“全球首款搭載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鏡”備受關注,具備第一視角拍攝、邊走邊問、識物百科、視聽翻譯、智能備忘等功能,將于2025年上半年正式上市。
國內AI眼鏡賽道競爭逐漸激烈,但小米是否入局、何時入局都暫未可知。僅從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取得的無線傳輸電路及AR眼鏡實用新型專利的說明書來看,其中提到了“圖片單元、視頻單元、音頻單元”“鏡片用于顯示增強現實AR圖像”“鏡框、鏡腿等結構的材質可選為金屬、塑料或者碳纖維等”“高能量密度的電池”等內容。但最終是否有產品實際落地推出,只能等待小米官方的消息。
AI眼鏡概念股高開
Deepseek爆火在前,小米眼鏡官方微博“上線”的消息緊隨其后。近期,國內AI行情出現明顯的積極態勢。
2月7日,AI眼鏡概念股高開。根據東方財富網的數據,雷柏科技、美格智能、瀛通通訊漲停,宇瞳光學漲幅達16.34%,浩云科技、天鍵股份、永新光學、雷柏科技等多股高開。
7日,小米集團盤中漲逾5%,再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萬億人民幣。截至15時50分,市值達到1.1萬億元。
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曾表示:“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加入AI眼鏡領域,每個互聯網公司都可能會研發自己的智能眼鏡,形成所謂的百鏡大戰。”
華泰證券發布研報稱,在Meta眼鏡引領的AI眼鏡熱潮之下,今年的 “百鏡大戰”有望為消費電子產業鏈提供新的增長機遇,也為Deepseek等國內大模型的落地,提供理想的硬件載體和應用場景。AI眼鏡有可能率先成為大模型真正落地的應用場景。
AI眼鏡概念股的高開反映了市場對這一行業未來發展的樂觀預期,以及投資者對該行業潛在增長機會的關注。
盡管王化已經解釋“小米眼鏡”微博賬號為多年前申請,也未提到有關新品的任何消息,但記者從其評論區看到,不少網友“催促”小米推出新品:“期待米家AI眼鏡”“微博新老不重要,重要的是快推出AI眼鏡”。
[來源:海報新聞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