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逆勢增長的iPhone,也挽救不了蘋果業績頹勢
本報記者 賈麗
5月5日消息,蘋果于日前發布的2023財年第二季度(截至2023年4月1日)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為948.4億美元,同比下降2.5%;凈利潤為241.6億美元,同比下降3.4%。其中大中華區營收同比下降2.89%。這是蘋果營收和凈利潤連續兩個財季出現下滑。
加速開拓印度等新興市場
iPhone“獨木”能否支撐?
盡管整個消費電子市場持續低迷,iPhone的銷售額卻實現逆勢上漲,同時其服務業務表現突出。財報顯示,iPhone銷售額513.3億美元,同比增1.5%;蘋果的服務業務營收達到209億美元,再創新高,不過在增長率上卻低于第一財季。對比財報數據顯示,近兩個季度包括App Store、流媒體訂閱、產品保修和來自谷歌等搜索引擎許可收入的蘋果服務增速降至個位數百分比。
咨詢機構納弗斯分析師李懷斌認為,iPhone銷量穩中有升主要受其今年一季度在國內市場實施的降價策略對銷量刺激的影響,同時蘋果在高端市場卡位較穩,目前三星及國內品牌高端機對蘋果威脅尚小,另外今年以來全球部分手機市場逐漸呈現升溫跡象,iPhone在新興市場發力迅猛。
對于iPhone業績的增長,蘋果首席財務官Luca Maestri對外表示,這得益于印度、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墨西哥等新興市場對業績的貢獻,從去年二季度開始,iPhone在印度、印尼、阿聯酋和土耳其的銷量翻倍。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表示,“我們一直擴大該地區業務。”據了解,蘋果今年4月份在印度孟買和新德里開設蘋果直營店,從而大力進軍印度智能手機市場。
然而蘋果其他終端均未能走出拳頭產品的勢頭,出現不同程度的銷售額的下滑。當季,蘋果Mac業務收入為71.68億美元,相比較去年同期的104億美元跌超31%。其他硬件產品中,iPad平板電腦銷售額66.7億美元,同比下降12.8%。包括可穿戴設備、家居和無線耳機、智能手表等配件的其他產品收入87.5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88.06億美元下降1%。
對于Mac銷售額不佳,庫克解釋稱,一個是總體宏觀經濟形勢不振,另外與上年同期搭載M1自研芯片的MacBook Pro業績對比很困難。
“蘋果整體業績下滑,主要受Mac、Pad、IoT等業務下滑的拖累,同時其服務業務也出現增長放緩趨勢。iPhone手機業務營收雖然是上漲的,但手機業務的小幅增長并未帶動整體營收實現增長。這也體現出消費電子行業整體需求低迷仍在持續,單一iPhone的強勢也無法在蘋果整體業績上力挽狂瀾。”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蘋果還在財報中宣布,董事會已批準追加900億美元用于股票回購,并連續第十一年提高季度股息。對于備受外界期待的AI產品,庫克稱將持續審慎穩妥地推進該技術與公司產品的結合,且蘋果暫不考慮大規模裁員。
供應鏈持續多元化
果鏈企業布局提速
隨著蘋果在印度等市場的發力,蘋果供應鏈也或將發生變化。
根據財報,第二財季,iPhone營收占總收入比例約54%。由于外部環境發生改變,追求更低成本,蘋果將目光鎖定在印度等新興市場。據悉,印度市場目前的iPhone產量在全球占比不足10%。一位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稱,蘋果的長期目標是在印度生產40%至45%的iPhone。
今年一季度,蘋果在印度等地開設工廠來實現供應鏈的多元化,將制造基地拓展到東南亞之外的市場。不過,也有分析師認為,對于iPhone在印度當地的制造生產,庫克的期待似乎還要等待更長時間,無論是良品率還是生產效率上,印度制造都要和中國有著不小的差距。
隨著智能汽車、智能電子設備等崛起,立訊精密、欣旺達等企業對蘋果的依賴性也逐漸下降,紛紛加快投身汽車連接器、動力電池等藍海領域。
丁少將表示,在低迷的國際經濟形勢下,蘋果iPhone的業績表現相對穩健,但由于消費電子整體低迷,果鏈企業仍難免受到影響,尤其是部分果鏈企業遭遇砍單和替代,對業績造成較大沖擊。中長期來看,果鏈企業需要加強汽車、通信等業務的多元布局,通過挺進上游增強技術壁壘、議價能力和產業地位,減少對單一大客戶的依賴和單一業務需求波動的周期性影響。
[來源:證券日報網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