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氣勢如虹 勢不可擋
7月19日晚,歷時五天的CBA夏季聯賽在國信體育館落下大幕,晚間最后一場決賽在青島國信海天男籃與山西男籃之間進行。青島男籃曾在小組賽大勝山西男籃33分,再次相遇,兩隊打得異常激烈。青島男籃頂住壓力再次以89:79戰勝對手。外援米勒與王睿澤共同拿下全隊最高的25分,小將楊瀚森拿到15分19籃板7次封蓋。這樣,青島男籃就以五連勝的成績勇奪夏季聯賽的冠軍,也拿到了二十萬元的冠軍獎金。
五場連勝勇奪夏聯冠軍
這次CBA夏季聯賽,邀請了遼寧、廣廈、山西、深圳等八支球隊。雖然大部分隊伍沒有外援助陣,包括國字號球員也沒有來到青島,但像山西、天津等球隊幾乎是以全主力出戰,所以這次夏聯比賽的質量不低,對隊伍的鍛煉價值非常大。
青島國信海天男籃盡管在家門口作戰,但球隊在今夏送走趙泰隆、李原宇、王慶明等老隊員后,比賽到底能打成啥樣所有人心中都沒底。首場比賽,青島男籃就給球迷帶來驚喜,大比分戰勝遼寧男籃。此后勢如破竹,連勝山西和深圳拿到小組賽三連勝。淘汰賽首輪面對天津,青島男籃沒有給對手絲毫機會。決賽面對小組賽曾戰勝過的山西,青島隊賽前就信心滿滿志在必得。兩隊開局打得比較膠著,王洪首節命中壓哨三分,青島男籃以25:23領先對手。外援米勒經過前面比賽的打磨逐漸找到狀態,從第二節開始連續用突破沖擊對手內線,青島隊逐漸掌握場上主動。
山西隊這次比賽盡遣主力,張寧、葛昭寶、賈昊等球員上場時間都超過了20分鐘。其中,張寧打了42分鐘,狂砍32分。青島隊的年輕隊員頂住了壓力,在一度領先對手10多分,又被反超的情況下,第四節一波10:2的攻擊波將分差再次拉開。最終以89:79再次戰勝山西,拿到夏季聯賽的五連勝,同時也將冠軍獎杯收入囊中。
本場比賽,青島男籃的外援米勒和王睿澤共同砍下全隊最高的25分,小將楊瀚森再有驚艷表現,15分19籃板7次封蓋。整個夏季聯賽,這位17歲的小將不僅給青島男籃帶來了驚喜,甚至讓整個聯盟為之傾倒。唯一讓青島球迷感到遺憾的是,這位“希望之星”因為年齡關系,新賽季還無緣代表一線隊征戰CBA聯賽。
年輕球員成長勇挑大梁
青島男籃在這次夏季聯賽的整體表現相當搶眼,新帥劉維偉接手球隊兩個月就給球隊帶來了肉眼可見的變化,年輕球員的成長速度出乎外界預料,也讓大伙看到了球隊未來的希望。
自從今夏送走八名老隊員后,青島男籃徹底完成了“更新換代”,目前球隊中年齡最大的球員是1992年出生的后衛王洪,他也是目前青島隊中唯一一位年齡超過30歲的球員。宋文浩、張效炎、楊瀚森、馬俊杰這些2000年以后出生的二線隊球員被提拔到一隊征戰夏季聯賽。其中2005年出生的楊瀚森今年不過才17歲。
整個夏季聯賽五場比賽,青島男籃場均凈勝對手16.4分。小組賽戰勝遼寧和山西的比賽都是狂勝對手33分。王睿澤、楊金蒙、張祖銘這些中生代球員成為絕對的主力。楊瀚森、劉家昕、張效炎、洪仲樺也能夠勇挑大梁。“今年球隊人員變化大,年輕球員特別多,我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感受。這次比賽中,隊員們在精神面貌、對于比賽的態度等方面,都有不錯的展現。至于球隊在比賽中暴露出的問題,教練組也會回去加以總結、解決,希望大家一起付出,一起努力,會越來越好。”劉維偉賽后總結道。
球迷入場帶來“別樣感動”
這次CBA夏季聯賽最大的亮點無疑是現場重新開放,球迷時隔兩年多再次走進“鉆石”觀看高水平籃球比賽。這不僅提振了青島男籃的士氣,也為整座城市增添了活力。
國信體育館上次開門納客還是在2019~2020賽季的CBA總決賽。今年的夏季聯賽,國信集團結合上次辦賽經驗,把防疫措施做得更加細致。在經過上級部門批示后,決定重新向球迷開放。從7月15日夏季聯賽開幕到19日全部比賽結束,五天時間里,數以萬計的球迷走進球場觀看比賽。在19日晚青島男籃對陣山西男籃的決賽現場,差不多有兩千名球迷在現場觀賽并為球隊加油鼓勁。
自從疫情出現后,中國的職業體育經受了考驗,觀眾無法現場觀賽成為最大損失。不管是中超聯賽還是CBA聯賽,都希望早日恢復主客場。這次夏季聯賽的成功舉辦,不僅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效應,也讓球迷看到了希望。其實,不僅是球迷,包括球員在內的職業體育人都渴望賽場能夠早日恢復昔日的喧鬧。在冠亞軍頒獎儀式結束后,就有球員不無感慨地說:“有主場觀眾的支持,又拿了比賽的冠軍,這樣的感覺真是太美妙了!”
這次夏季聯賽也是青島男籃新帥劉維偉在主場的首次亮相。非常幸運的是,第一次站到主場的教練席上,他就能夠在現場得到主場球迷的支持與掌聲。而以五連勝的成績帶隊拿到這次夏季聯賽的冠軍,也算是為他在青島執教開了一個好頭。
對于主場球迷的支持,劉維偉說:“CBA聯賽打了好幾年賽會制,如今有球迷進場觀賽,感覺有點陌生,但真的非常很開心也非常感動,觀眾的支持對于CBA的每一支球隊,甚至是CBA聯賽的發展都非常重要,感謝青島球迷對球隊的支持。”
文/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杜金城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袁蒙
[來源:半島都市報 編輯:陳燭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