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體育元素注入網紅景點 時尚健身見證城市更新
近期,恰逢“發展體育運動 增強人民體質”題詞70周年,島城市民通過各種方式來響應全民健身號召,半島全媒體記者在上周末走訪了五四廣場、毛公山等景點,通過運動愛好者的講述見證城市發展變化。
“五月的風”見證百花齊放
6月12日清晨,迎著晨光,不少運動愛好者就已經云集五四廣場地標性建筑“五月的風”周邊,半島全媒體記者現場發現,在這個廣場上匯集了多種運動項目,時不時會出現身著各類特色文化衫的跑步愛好者們成群結隊從“五月的風”旁邊經過,展示出了亮麗的風采,還將自己的跑團文化展示給更多市民。這其中也有不少半島全媒體記者之前采訪過的運動達人們,例如在去年“牛年跑牛圖”而在島城小有名氣的跑牛小分隊,他們當天跑步的主題就是在地圖上跑出一個“70”的特色圖案。據跑團成員張濤介紹,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當中,大家曾經跑出過各種小動物、玫瑰花以及數字等各種圖案。考慮到當天正好是周末,又是“發展體育運動 增強人民體質”題詞70周年,大家就想通過這種方式來響應全民健身的號召。
到了早晨7點左右,有一群跳繩少年也來到了“五月的風”之下,單腿跳、并腳跳、八字跳等花式跳繩吸引了不少路過市民的目光。據帶隊的李長福教練介紹,當天他們在五四廣場有一場展演,雖然他們最近幾年經常組織跳繩進社區進基層,但是在五四廣場這種青島的地標性建筑之下展示跳繩風采還是第一次,孩子們也十分興奮,一大早就來到了這里。
上午九點左右,幾位女騎士騎著駿馬出現在五四廣場附近的道路上,她們和駿馬昂首挺胸、列隊而行,身著深藍色馬術表演服風度翩翩、英姿煥發,人馬一體、配合默契,筑成了海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吸引了眾人的目光。青島德瑞馬術俱樂部的女騎手王展展介紹,希望能夠以促進青島馬術運動為愿景,大力推廣馬術文化與馬術運動。同樣在五四廣場的一片空地上,還有不少老年人在進行廣場舞、健身操和柔力球表演。當天上午,五四廣場還匯集了跆拳道、武術、啦啦操等十多種運動項目,從兒童到青年再到中老年,從健身到時尚,總能找到一款吸引市民的運動項目,讓人應接不暇。據了解,改革開放之后,青島市群眾體育活動從跑步、足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廣播操、生產操、排球、游泳等項目為主逐步豐富多彩;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借著奧運會的東風,這十幾年間,是青島體育飛速前進的黃金時代。除了原來群眾喜聞樂見的傳統項目之外,時尚體育成為城市名片,以時尚體育為切入點,大力發展帆船、足球、冰雪、馬術、電競等時尚體育項目,五四廣場也見證了青島群眾體育發展的百花齊放。
六旬老人感受運動“升級”
半島全媒體記者在五四廣場附近眾多的跑者當中,發現一些老人跑步的節奏和速率一點不輸年輕人。今年64歲的馬拉松愛好者鄧宗平作為一名運動達人,已經有著近30年的馬拉松經歷,在多個跑團當中都是積極參與者并且小有名氣:“我年輕的時候曾經是一個大胖子,為了減肥,從1995年開始跑馬拉松,最早在魚山路海大運動場跑幾圈,每次跑步約十公里以上,那個時候五四廣場還剛開始興建,有時候會從一浴那邊跑過來看看,一邊跑,一邊轉轉附近的景點。長年堅持跑步有了一定的動力基礎,到處參加馬拉松比賽。轉眼跑馬已快30年了。”
作為青島最早一批馬拉松參與者,鄧宗平說起時代變遷也是頗為感慨:“回想上世紀90年代,青島跑步的人很少,和別人約定跑個長距離還得通過固定電話,那個時候跑馬拉松,就是穿一雙雙星運動鞋,穿個T恤就在海邊漫無目的地跑,也不知道怎么設計線路,跑完之后就一身大汗,還容易受傷,也不知道怎么補充能量,就是喝白開水吃饅頭咸菜補充水分和鹽分,然后洗個海澡,想不到現在的運動保障升級這么快。”
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內馬拉松逐漸火爆,鄧宗平也會經常前往其他城市參加馬拉松比賽,家里的完賽獎牌數都數不清,還學會了使用微信,和諸多跑友一起約跑,在多個跑團當中,跑友們都會親切地叫他“鄧叔”,鄧叔也跟著年輕人學到了很多新科技給運動帶來的幫助:“現在跟著年輕人跑步,有了專業的跑鞋和速干衣,還有了專業的保障團隊和運動飲料等,網上還有各種跑步的專業教程和科普知識,這些科技的發展也讓我的運動壽命延長,還能在六十多歲的年齡和年輕人一起奔跑,從身邊的這些細節就可以感受到城市的發展和變化,同時還能感受到濃厚的城市文化特色。”除了堅持馬拉松長跑之外,鄧宗平還是一位冬泳愛好者,天氣允許的情況下,他還會前往一浴等地游泳。鄧宗平說,其實每個人都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鍛煉的項目:“不一定非要選擇游泳或者跑步,現在運動項目那么豐富,選擇一個適合你自己的運動項目,會讓自己運動起來更有意義感興趣,還會給工作生活增添不少驚喜。”
登山路徑展示美麗鄉村建設
在上個周末,除了在五四廣場這樣的網紅打卡地充滿了體育的時尚元素之外,隨著青島全民健身登山節到來,青島市28個山頭和景區向市民免費開放,據不完全統計,青島市共有山體400余座,適合市民登山及戶外健身的山體100多座。在中國登山協會的指導下,推動了青島市群眾登山運動的發展,每年參加登山健身的市民超過百萬人次。
城陽區毛公山風景區作為登山節的主會場,近年來也成為不少登山愛好者的打卡地,迎來了眾多運動愛好者前來登山。半島全媒體記者與眾多市民一起登山健步,沿著山路可以看到濃厚的紅色印記,市民有序上山下山,其中不少人都是第一次來到這個景區參與登山運動。市民李先生說:“這座山不高,山路也不陡,上山半個多小時,下山半個多小時,還充滿著紅色氛圍,很適合中老年人過來爬山健步。”
據城陽區惜福鎮街道青峰村居委會工作人員孫雪霞介紹,自2009年開發建設以來,毛公山共修建了21公里的登山路徑,沿路安裝有涼亭、休息平臺、休息座椅、安全護欄、垃圾桶、道路指示牌等,方便游客休息和游覽;新建停車場17000平方米;修建了山頂觀光平臺,并進行了擴建,增加了護欄,同時,景區還將加快消防道路建設,及防護欄、垃圾桶、標識牌等其他配套設施建設工程。山頂一側是嶗山水庫,另一側是青峰村,還能看到一排排整齊的小洋樓,這也是城市新農村建設的典范,也希望通過眾多登山愛好者的見證,來展示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的成果。
在剛剛進行的紀念“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題詞70周年發布會上,青島市體育局局長車景華說,青島市全民健身登山節將推薦市內山頭、公園、景區,號召市民走到戶外參與登山健身。舉辦多元化群眾性體育賽事,滿足市民不同時間、不同項目體育需求。體育是經濟、是民生,全市體育工作者將緊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緊盯建設體育強市目標,讓運動成為習慣、讓體育走進生活,展示“活力海洋之都 精彩宜人之城”的體育擔當。
半島全媒體記者 潘立超
[來源:半島都市報 編輯:椰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