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是全體青島人共同奔赴的城市愿景。這里面有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的大手筆擘畫,也有文明停車、招牌路標、井蓋線纜、小區環境的微更新、微創新、微完善、微提升。當越來越多的市民從城市文明共建中得到“參與感”“成就感”“幸福感”,“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就會愈加深入人心并落到實處。
-
打造精神文明城?青島引各地游客來Citywalk
-
-
霸榜假期熱門旅游城市 青島為何總被游客偏愛
連休8天的中秋國慶超級黃金周將至,市場預計這將是一個旅游爆發的長假。毫無懸念,青島再次成為中秋國慶假期熱門旅游城市。為何青島總被游客偏愛,或許用一句話可以解釋:真誠永遠是必殺技。
信網 2023-09-22 -
青島入選熱門Citywalk城市前十榜單 精心策劃線路是關鍵
逛馬路現在已經不能叫逛馬路,得叫Citywalk。你敢信嗎?普通的散步、遛彎竟然已經成為了一種旅游形式,并且還要付費。那些你上下班經過的建筑,那些你從未注意過的街巷,都成為了旅途中的打卡點,這種全新的旅行方式就是Citywalk(城市漫游)。
青島日報 2023-08-11 -
Citywalk火了 旅游新場景青島面臨新機遇
旅行不是停滯的,但也不是追趕的,看過聽過不如走過路過,歷史的層次、文化的內涵、城市的細節會在前進的腳步下鋪展開來。漫步青島不妨多駐足片刻,想想城市的美好背后,有很多努力在悄然進行。
信網 2023-07-13 -
假期在青島來一次“愜游” 體驗文旅新產品
藝術體驗是休閑度假生活的點睛之筆。西海美術館展廳內,正在展出的“愜游”與假日不謀而合,歡快明亮的色彩,讓觀眾紛紛駐足拍照。“在這里能夠感受到海邊美術館特有的藝術氛圍,整個園區一步一景,氛圍感特別好。我們還在這里喝了咖啡,吃了午餐,面朝大海的體驗非常不錯。”北京游客羅女士說。
觀海新聞 2023-10-01 -
青島打造沉浸式旅游新體驗 更多文旅項目場景將呈現
全球首場“海上RAR幻影秀”、全球首例海上游船MR元宇宙沉浸式導覽項目、全國首個歷史街區“元宇宙”……近年來,“首創性”沉浸式文旅項目在青島不斷涌現,以科技賦能為特色的沉浸式文旅產業,隨之迎來快速發展期。結合沉浸式文旅體驗新需求,一次次文旅創新實踐的應用,觸發著文旅產業的深刻變革,不僅帶來了“新玩法”,更激活了“新經濟”。
青島日報 2023-07-24 -
青島推進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 實施特色培育等六大行動
具體來說,青島將依托靈山島等海島漁村資源,培育特色海島旅游集聚區;以嶗山、大小珠山、藏馬山、大澤山周邊山村為主,構筑山村休閑度假集聚區;依托大小沽河、萊西湖、姜山濕地、少海湖等濱水濕地環境,構筑鄉村生態旅游集聚區;依托“北宅櫻桃節”“大澤山葡萄節”等各類節會品牌,不斷提升現代農業園區、采摘園區品質,構筑田園農耕體驗集聚區
青島日報 2023-09-14 -
假期首日 目的地為青島的整體旅游訂單量同比增長482%
船艙內,身著傳統服飾的演奏者為游客帶來傳統器樂演奏。婉轉悠揚的樂曲、唐風古韻的意境,在情深意切中傳遞出中國傳統文化獨有的浪漫。來自丹麥的游客Erik和Marianne在游船上拍照留念,Erik還與記者分享了他在青島吃海鮮、喝啤酒、賞美景的美好體驗,并為在青旅游時的“小確幸”點贊。
青島日報 2023-09-30
-
-
志愿服務進社區 讓更多居民感受青島溫度
-
-
信新相映助力2023年青島鄰居節 志愿者爭做網絡正能量傳播者
記者了解到,志愿者逄增姬是穿馬扎的老成員,從為居民提供服務到教授他們這項技能,她的公益之路有了更多的打開方式,也促使她對公益有了不一樣的理解。作為一名一線公交駕駛員,逄增姬不僅在工作上嚴謹認真,在公益活動中更是心細如發。
信網 2023-09-27 -
信新相映開展便民活動 “全能型”志愿者引居民專程“奔赴”
記者看到劉紅波時,他一如往日地低頭忙碌著,時不時還要給同事支幾招。參加信新相映三年多的劉紅波對于公益活動已經再熟悉不過,每次前來參加活動,除了完成自己手頭的工作,還會“超額”完成其他的服務項目,穿馬扎、換紗窗、磨刀,這幾項服務在活動中切換自如。
信網 2023-08-18 -
青島公安推進全警走訪活動 深耕細作社區警務情系民生
出臺《市南公安分局服務保障2023年省市區級重點項目建設實施方案》,針對轄區19個省市級重點項目及3個產業鏈鏈主企業,落實領導包靠責任制,由分局黨委成員頂格協調和推進,切實幫助項目解決困難。
信網 2023-10-10 -
青島開展“五進”科普進社區活動 購買保健食品注意這些事項
在活動現場,青島市市場監管局通過懸掛橫幅、展板展示、發放宣傳材料、現場講解、舉辦講座等方式,向公眾宣傳保健食品基本概念、功能聲稱、適用人群、標簽標識基本常識和相關法律法規
信網 2023-09-26 -
網絡正能量宣講走進上葛場社區 提高居民網絡安全知識
記者了解到,北宅街道上葛場社區目前有400多位居民,其中老年人口占比相對較大,子女常年不在身邊的老人也不在少數,平時由于他們的生活圈比較局限,對于網絡安全防范知識也較為缺乏。
信網 2023-10-17
-
-
老城再燃煙火氣 重現城市“老照片”
-
-
在青島老城CityWalk 游客體驗傳統與時尚交織的魅力
而青島老城的經典地標——棧橋依舊游人如潮,10月1日,工作人員預計當日客流將達到約8萬人次。“流連于老城,市民和游客可以感受歲月的痕跡,觸摸時尚的脈動。”大鮑島文化休閑街區的一家商鋪經營者告訴記者,隨著歷史城區保護更新的縱深推進,四面八方的游客不斷奔赴青島老城,“進店的游客說著不同的方言。”
青島日報 2023-10-02 -
青島老城區持續升級“發新芽” 城市記憶煥新裝點新生活
《關于中山路及周邊區域交通調流公告》顯示,實行交通調流后,中山路的太平路至膠州路路段,禁止車輛通行;中山路的北京路至膠州路路段調整為雙向通行,北京路以北路段調整為南向北單行;蘭山路、廣西路、湖南路、湖北路等4條道路,允許車輛按現有交通組織流線橫穿中山路。
信網 2023-10-09 -
深度跨界融合 市南老城區持續解鎖流量密碼
歷史街區的更新巨變,必將為新一代青島人塑造出全新的記憶。伴隨著城市更新建設步伐的加快,上街里堅持按照“五步一史、十步一景、一店一品”的整體思路,將傳統歷史街區與區域潮流生活方式跨界融合,創新打造沉浸式、互動式文旅商融合新業態、新場景、新體驗,推進文商旅多元融合,為消費升級不斷解鎖流量密碼。
信網 2023-10-12 -
老城迸發全新活力 青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正在進行中
云程發軔,踵事增華。“老城市新活力”是每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極具地方性風貌的氣質和基質,承載著每個地域的文化鄉愁和中華文明延續傳承的基因密碼。同時,在實現了古代與現代交融的進程中,也以鮮明的歷史人文基因,凝練成巨大的文化引領力,活化為城市的新活力和新動能。
青島日報 2023-10-23 -
青島發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青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北方重要的海防基地和海陸樞紐,也是現代城市規劃理論在中國早期全面實踐的代表地之一。為保護傳承青島的歷史文化遺產,延續城市特色風貌,統籌管理城市建設活動,促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城市協調發展,特制定本規劃。
信網 2023-10-09 -
緩解老城區停車難 山東首個地下人防停車網在青島通車
據了解,作為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中山商城及禹城路連接通道停車場由華通集團所屬青島靜態交通投資運營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由中建青島投資建設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及青島市人防設計院組成EPC總承包單位。
半島都市報 2023-10-18
-
-
傳統文化看青島 非遺文化頻出圈
-
-
在青島平度感受土陶文化發展 傳承非遺需要年輕人來學
制作陶器時,張茂林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便是“心里有,手上隨便來”。大意為,心里只要有陶器的形態,然后手隨心動,手上自然就會捏制出相應的陶坯。采訪過程中,張茂林多次表露對土陶的熱愛以及對這門技藝的珍惜,“要是能有更多年輕人來學該多好啊,希望能一直傳承下去……”
半島都市報 2023-10-18 -
潮起白沙河 青島市首屆非遺文化節在城陽區驚艷亮相
為了鼓勵創新創造,讓非遺在新的時代煥發出新的生命活力,本屆文化節還在開幕式上為青島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城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突出貢獻獎以及城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年度優秀工作者,頒發了榮譽證書,鼓勵他們成為傳播城陽文化一張張閃亮名片。
信網 2023-07-24 -
打造文化“兩創”展示窗口 2023青島市第三屆非遺 文創大賽啟動
城市伴手禮類以“青島有禮”為主題,將非遺技藝、特色文旅、地方民俗等融入設計創意,深入開發具有城市文化內涵、符合市場需求、創意創新性的文化旅游特色伴手禮,適合后期打造成為青島文化旅游特色品牌。
青島日報 2023-07-30 -
線上線下相結合 非遺傳統武術交流賽在青島圓滿舉行
本次傳統武術交流賽吸引了國內外53支武術代表隊,1000余名選手報名參賽,總參賽人數約3600人次。除比賽外,本屆賽事還舉行了武術非遺文化研討會,并邀請了非遺專家、武術名家、非遺傳承人及短視頻達人對賽事進行直播和解說,用更年輕態的方式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出了更加迷人的光彩。
青島早報 2023-05-22 -
民俗展演、非遺購物節……“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惠民活動來了
活動設置2023年青島“非遺購物節”主展區,包括非遺美食區、非遺體驗區、非遺購物區三大區域,集聚高家糖球、流亭豬蹄、鄭莊脂渣、王哥莊大饅頭等非遺美食,陳氏鋦藝、孫氏沉香、劉氏泥塑等非遺手工體驗項目,以及臻藝貝雕、平度草編、核雕等非遺工藝品,40余家非遺商戶參與其中。
青島日報 2023-06-08
-
-
潔凈城市無死角 讓污染無處遁形
-
-
每天處理污水約200萬噸 青島供排水系統整體運行穩定
為迎接做好今年“五一”節假日期間城市水務保障,青島市水務管理局提前部署,做好“五一”節假日水務保障,督導各區(市)供排水主管部門、青島水務集團細化完善供排水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節日期間服務保障等工作方案措施,嚴格落實“日報告”制度。
信網 2023-05-02 -
提升再生水利用率 青島計劃“擴建提標”17座污水處理廠
“該項目是在現狀8萬噸/日設計能力的基礎上進行提標改造,出水由地表水準Ⅴ類水質標準提升至準Ⅳ類。”即墨區西部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項目負責人李團結表示,項目建成后年均減少污染物排放量COD(化學需氧量)約292噸、BOD(生化需氧量)約117噸、總氮約146噸,可有效改善西龍王河至膠州灣流域水環境質量。
青島日報 2023-09-12 -
全國首個 青島探索建立污染土壤轉運管理體系
實施“雙報告”制度。在污染土壤轉運前,移出人要將污染土壤轉運計劃提前報所在地和接收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審核;污染土壤轉運結束后,土壤污染責任人、土地使用權人向地塊所在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報告污染土壤轉運情況,確保污染土壤轉運監督管理有始有終。
信網 2023-08-15 -
確保垃圾落地不超過一分鐘 金沙灘啤酒城衛生清潔保潔率達100%
當市民游客都躲進大篷享受清涼的時候,負責垃圾清理的王存帥卻行走在烈日下,仔細地尋找地面上的垃圾,確保路面時刻保持干凈整潔。“習慣了,再熱也不能脫離崗位,咱干的就是這份工作,清掃干凈一點,自己看著都舒服。”在打掃間歇,王存帥告訴記者,并拿起容量為1.5升的水壺大口地喝著水。
信網 2023-08-02 -
嶗山區建成大件垃圾資源化處置中心 日處理能力達30噸
在生活垃圾的末端處置、資源化利用方面,嶗山區較好地實現了生活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置,形成了相對成熟的再生資源“回收—分類—清運—再生”產業鏈。
信網 2023-08-01 -
市北環衛開展“潔凈家園”專項整治行動 清理衛生死角47處
據了解,本次整治行動共出動492人,清理樓院13個,清理衛生死角47處,清理各類垃圾20余噸,清刷垃圾桶410個、果皮箱147個,通過本次整治,轄區環境有很大提升。下一步,環衛二公司將持續深入開展潔凈家園整治行動,以精細化加強業務監管力度、常態化提升作業標準,多方聯動形成合力,聚力打造潔凈家園,扮美拌靚城區環境。
信網 2023-0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