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閃電評論丨提振消費,民生福祉再“上新”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部署了8方面30項重點任務。
30條“真金白銀”舉措的落地,從居民收入、育兒補貼、休假制度、住房保障等多個維度出發,全方位提升民眾的消費能力與消費意愿,為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收入多元化,消費底氣足。“手里有錢,心中不慌。”收入是消費的基礎,而多元化的收入來源則是提升消費底氣的關鍵。《行動方案》中明確提出,要合理增長工資性收入,通過實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就業支持計劃、延續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多措并舉,確保民眾的基本收入穩定增長。持續提升居民的消費能力,定然會改善民生福祉,增強社會凝聚力。比如,通過實施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減輕了居民的稅收負擔,增加了可支配收入,從而提升了消費能力。而加強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減少了居民的后顧之憂,使其更加敢于消費、樂于消費。由此,將有效激發消費市場的活力,讓民眾在消費時有更多的底氣和信心。
有錢消費,更要有“閑”消費。《行動方案》鼓勵帶薪年休假與小長假連休,實現彈性錯峰休假,讓民眾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享受消費帶來的樂趣。又如,持續優化的“一老一小”服務供給,發展抗衰老、鐵路銀發旅游等產業,也為消費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消費群體里的這一“少”一“老”,近年來成為了消費的主體。消費“主力軍”紛紛向“新”逐“新”,廠家商家也迎“新”而動,不斷出“新”創“新”,讓我國的消費市場“新新”相映、“新新”向榮。
消費場景創新,消費活力增。在當前全球經濟復蘇面臨挑戰的背景下,消費作為經濟循環的“即時潤滑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消費場景的創新方面,《行動方案》推動汽車、家電、家裝等大宗耐用消費品的綠色化、智能化升級,實施數碼產品購新補貼,不僅滿足了民眾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也促進了產業的轉型升級。以實際行動抵近民生,溫暖民心,豐富消費新場景,增益消費市場供給,將有力提升市民群眾消費體驗,讓消費成為了一種享受。
強化民生保障,消費無憂慮。如今,《行動方案》以貼心的設計,讓消費者放心消費、敢于消費,更免除了其后顧之憂。比如在育兒、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行動方案》給出了詳盡的規劃與保障措施;加大生育養育保障力度,研究建立育兒補貼制度,讓年輕家庭在育兒道路上不再孤單;強化教育支撐,擴大教育資源供給,提高資助補助標準,確保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提高醫療養老保障能力,推動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全面實施,取消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社保的戶籍限制,讓養老更有保障……消費者無憂,中國消費才能無憂。“上新”更“上心”,我國持續有效解除了民眾在消費時的后顧之憂,讓大家更加放心地消費,享受美好生活。
中國消費市場向“新”而行,高歌猛進。以《行動方案》為抓手,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我國消費市場將會更加繁榮、更加活躍、更加健康,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文/苗瑞祥)
[來源:閃電新聞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