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開屏見“好”|發明引來老外點贊,她用防溢油神器守護上千艘船舶
《開屏見“好”》欄目,聚焦山東好人好事,讓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開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邊的榜樣”,講述精彩山東故事。
“有了這套報警器,給大船加油再也不用擔心冒溢了!”3月8日,“中燃31”輪船長王寶家說。當天下午,青島西海岸新區前灣港碼頭,在無線溢油報警器的守護下,1000噸燃油被成功加注到一艘外輪燃油艙內。
據記者了解,這套報警器由青島海事局大港海事處北港海巡執法大隊副大隊長劉淑鳳研制,在國內外船舶供油領域尚屬首創。黑箱子里裝著兩根天線、一個溢油監測模塊、一臺發射器和一臺接收器。
以前給大船加油,一般需要協調對方船員幫忙盯著空氣管,以防漏油。但由于大船人手有限,再加上靠泊期間都在各自崗位忙碌,很容易出現值守不到位等情況,每次加油都提心吊膽,擔心出現冒溢事故。
現在有了報警器的加持,作業期間一旦出現冒溢,報警器會自動發出提示,供油船控制室值班人員得令可以迅速關閉閥門。“從2024年9月配備報警器以來,我們公司2艘供油船已累計保障454艘大型船舶,共加油34萬噸。”王寶家說,“自從有了這套‘神器’,我們的工作壓力大大減輕。”
受油船“聯合”輪船長Richard B.Galon了解到無線溢油報警器的作用后,不禁連連點贊,“我們的船航行在世界各地,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加油保護裝置,太棒了!”
據劉淑鳳介紹,“大船的集油槽一般只有三四百升,幾秒鐘內就會注滿,如果不及時關閥,大量燃油就會從集油槽內傾瀉而出,泄漏到甲板甚至入海造成污染環境事故。”
令人驚奇地是,作為一名海事執法人員,劉淑鳳怎么成了“發明家”?
青島港是一座世界大港,大量船舶進出港口,海上燃油加注作業也是海事部門的監管重點。海事部門會通過風險研判,對船舶供受油作業開展不同方式的安全監管。有一次,劉淑鳳帶隊前往錨地開展登輪檢查期間,差點發生意外。
當時,一位同事從商船軟梯下到執法艇時,腳下不慎踩空,身體懸在貨輪外側半空中,險些墜入汪洋大海。正是那次經歷,讓劉淑鳳下定決心要想辦法解決燃油加注現場監管難題。
“原本想買一套這樣的設備,但是經過多方打聽,發現國內外都沒有。”于是,劉淑鳳決定自己動手“攢”一套。
2021年底,劉淑鳳一頭扎進資料堆里,開始琢磨起來。她跑遍了青島轄區各個碼頭和錨地收集信息,分析每一起船舶加油冒溢事件背后的具體原因,結合實例畫出圖紙、制作模型。
對電路板不太懂的她,幸運地認識了一位從船廠退休的老師傅,兩人結成技術“搭子”。為了使信號的發射和接收,適應各種船舶,他們在地下室一次次進行模擬測試。利用出海的機會,劉淑鳳帶著裝置登輪進入機艙等部位進行試驗。經過無數次驗證,她獲得了一系列關鍵數據,最終將設備的功率調整到最佳狀態。
為了將溢油監測模塊浮球與支撐桿的間隙調整到合適的距離,劉淑鳳多次登上供油船,用各種型號的燃油進行實驗。
2023年9月,首批20臺“手搓版”樣機出爐,得到多家海上供油企業一致認可。劉淑鳳在報警裝置中還設置了一個“黑匣子”,用來完整記錄每一次報警發生的時間和處置情況,未來還可接入監管平臺。
初代無線溢油報警器只能起到提醒作用,關閉供油閥門的工作依然需要人工操作完成。劉淑鳳大膽設想,如果系統在報警的同時能自動斷油,正如加油站里的加油槍一樣“跳槍”,就能從根本上消除溢油隱患。
很快,劉淑鳳又投入到了第二代產品的研發工作中。2024年8月,隨著第二代產品無線溢油自動停泵系統出爐,劉淑鳳正式提交了專利申請。今年3月初,第一代無線溢油報警器實用新型專利授權通知書已經下發。
據了解,劉淑鳳研發的無線溢油報警器已委托青島一家知名大廠進行規模化生產,并逐步在青島轄區得到廣泛應用。目前,青島海域一共有20艘供油船,自2024年9月投用以來,該設備已推廣至青島海域13艘加油船,累計保障上千艘大型船舶,安全加油72.6萬噸。
(大眾新聞·半島新聞記者 鄭成海 朱佳鑫 大眾新聞編輯 劉憲偉 設計 呂文佳)
[來源:大眾新聞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