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西市亡人道路交通事故起數下降23.81%,死亡人數下降26.92%,較大交通事故“零發生”……2024年以來,萊西市圍繞壓降亡人道路交通事故這一重心,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著力點,創新實施精準宣防、科技賦能、自管自治工作法,走出了一條具有萊西特色的農村交通安全治理新路徑。
精準施策破解治理難題
萊西市作為青島北部交通樞紐,農村公路占比達85.5%,農村地區死亡交通事故占比達八成以上,60歲以老年群體死亡交通事故占比約六成。面對農村道路線長面廣、老年群體安全意識薄弱等治理難題,萊西市充分聽取公安、保險、鎮村等各方意見,在全市農村地區開展交通安全“精準宣防”工程,構建起“鎮村組織、交警主宣、保險保供、村莊自治”精準宣防格局,通過觀看一段警示片、講好一堂安全課、發放一份提醒單、一份紀念品的“四個一”宣教方式,實現60歲以上老人、事故重點人、村居交管工作人“三個宣傳覆蓋”,佩戴頭盔、嚴禁酒醉駕、路口觀察減速“三個宣傳到位”,亡人事故起數、亡人數和保險賠付率“三個目標下降”的“三個三”工作目標。同時,依托自主研發的“云筑”宣防平臺,落實“二次宣防”機制,由交警、鎮街、村莊“三方包聯”,敲門入戶“二次宣防”。
截止目前,已對121個村莊1.3萬名老年人開展“精準宣防”。保險公司僅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賠付一項,在2024年少賠付1590.67萬元基礎上,2025年以來再少賠付189萬元。
科技賦能筑牢安全防線
“我們結合近三年全市農村地區交通事故數據和交通部門公路管養數據資源,通過‘數據+模型+應用場景’對人、車、路、環境等要素進行碰撞比對,將交通事故致因與道路安全設施不完善、警示防護能力不足有關的路口納入重點治理。”萊西市公安局副局長、交通警察大隊大隊長張裕表示。
堅持“隱患即事故”理念,萊西市對轄區1867處國省道及農村道路平交路口交通隱患進行逐一排查,以該路口近三年的事故情況為依據,因路制宜編制“一路一圖”建設治理方案,先后投資1860余萬元實施治理。同時,建立云筑平臺,發生亡人事故地點或同一地點連續發生兩起事故即可預警,并迅速組織落實“一患多方”精準治理;積極爭取支持籌集專項資金2.46億元,用于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專項治理。通過綜合治理,事故多發路段整改率達100%,防護設施完好率提升至98.6%。在此基礎上,根據萊西市電動車保有量已超過40萬輛,且農村地區占比近七成的實際,強化電動車安全防護措施,建立電動車勸導教育APP,為每輛電動車前、后粘貼反光條100萬余條,嚴格違法行為查處。
基層自治激活末梢神經
深化村級組織建設“萊西經驗”品牌,創新實施“自管自治”新模式,將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納入村級組織建設,打通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神經末梢”。
全市各村級組織通過召開專題會議、村民小組討論等方式,將道路交通安全作為涉及民生福祉重大事項納入村黨支部會議議題,將交通安全列入“村規民約”,并制定《村莊道德積分評價方法》,每月評選交通安全示范戶,張貼至戶外門口,激發村民榮譽感和主動性。目前,全市842個自然村全部將交通安全列入“村規民約”和《村莊道德積分評價方法》。同時,全市所有自然村均搭建了道德評議會、勸導服務隊、網格管理員共同參與的自管聯盟,每個村莊組織4-6名有威望的老支書、老黨員成立“老黨員宣傳隊”,遇有“紅白”事,及時登門宣傳警示;勸導服務隊、交通網格員利用趕集、過節時段在村莊路口提醒村民出行安全。實施道德積分與“村民大食堂”福利掛鉤,對發生酒醉駕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的村民,不得享受“村民大食堂”。在此基礎上,各村莊每日早、中、晚利用大喇叭、廣場宣傳大屏播放宣傳音頻、宣傳片,滴灌宣傳,不斷強化村民交通安全意識;村書記定期組織在村民微信群開展交通安全知識搶答,宣傳交通安全常識,競猜優勝者落實物質獎勵,持續增強村民參與交通安全管理的行動自覺。
萊西市通過構建“黨政主導、各級聯動、社會參與、科技支撐”的交通安全治理新格局,蹚出了一條新時代農村道路交通管理的創新之路。下一步,將持續深化創新工作方法,推動交通安全治理向事前預防轉型,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營造更優的道路交通環境。文/陸彥蓉
[來源:信網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