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島真情巴士“明星”駕駛員于義睦:“五心四點”服務工作法,真情溫暖乘客心
在青島真情巴士,有這樣一位“明星”駕駛員,他是大爺大媽口中的“兒子”,用時時刻刻的牽掛,溫暖老人們的心;他是乘客心中的“偶像”,用快板和熱情,唱響了為民服務的好聲音。他就是中國好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十大最美公交司機、青島真情巴士集團k1路公交駕駛員于義睦。
3月25日,青島市道德榜樣宣講活動啟動儀式在青島市工人文化宮舉行。活動以“我們的價值觀”為主題,通過榜樣模范現身說法,讓人們真切地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價值觀的力量,生動地體現青島拼搏奮斗的精氣神、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于義睦向大家分享了“五心四點”服務工作法和與乘客相處的真實經歷,把大愛從十米車廂傳播到大街小巷的信心。
大家好,我是于義睦,來自青島真情巴士集團的一名普通公交車駕駛員。1999年,我踏入了公交行業。那會兒私家車少,大家出行主要依靠公交車,所以我就本著選擇了這一行,就要干好的原則,不僅要安全送達乘客,更要提高服務水平。就這樣,在一次次行車中,不斷總結經驗,最終提煉出了“五心四點”服務工作法:對老年乘客貼心、對外地乘客熱心、對兒童關心、對特需乘客細心、對挑剔乘客耐心;頭腦靈一點,笑容多一點,嘴巴甜一點,動作快一點。憑借著這份勤快和堅持,我很幸運地獲得了很多乘客的認可與喜愛,最多的一年獲得了各類表揚1150多件。
有了廣大乘客對我的喜愛,我就又開始琢磨下一個努力的方向。當時我就有一個想法,服務乘客不應該局限在車廂內,還可以延伸到車廂外。所以我制作了服務卡放在車輛票箱旁,上面寫著我的姓名、手機號,還有“無論您何時何地有需求,一個電話,我都會盡力為您提供幫助”的一句承諾。就這樣慢慢地積累,現在我的手機里已經存了2000多位乘客的電話和微信,每一個號碼背后,都是一段溫暖的故事。
薛大叔和宋大姨是我認識十年的老乘客。當時是2015年,他們坐我的車回家。下車的時候,宋大姨走到駕駛室旁邊小聲問我:“孩子,我能不能抱抱你?”我當然很高興,這是乘客對我的喜愛,我就立刻起身擁抱了大姨,但是她卻突然流下了眼淚,我趕緊問大叔這是怎么了。后來我才知道,老兩口是空巢老人,兒子在國外工作,一年到頭也回不來幾次,宋大姨天天想孩子,甚至有了抑郁的傾向。大姨看到我服務熱情,感覺十分親切,就想起了自己的兒子,這才沒控制住情緒。知道這個情況以后,我就經常利用下班時間去看望他們,陪他們聊天、幫他們去灌煤氣、收拾衛生。有一天晚上十一點了,我接到了薛大叔的電話:“小于啊,這么晚了真是不好意思給你打電話,但是家里的馬桶壞了,我收拾了半天還是沒弄好,現在廁所地上全是水,你能不能幫幫看看咋回事兒?”我一聽,心里就一咯噔,害怕老人在廁所里滑倒,這要是摔一下可不得了。我就趕緊開著車去他家里,終于是給修好了,回到家已經將近半夜一點了。
其實像大叔大姨這種在車廂里相識的老年乘客還有很多,我在幫助他們的過程中也收獲到了不少善意的反饋,有的大姨會在車站等我一個多小時,就為了給我送剛包的餃子;有的老人送給我親手納了鞋墊,祝我平安出行;還有大叔送我自己種的蔬菜瓜果,囑咐我好好吃飯。其實,善意就是一個閉環,我把他們當成干爹干媽照顧,他們也一樣把我當自家孩子愛護。
除了這些熟悉的老年乘客,我還有一個在車廂里認識了10年的小老弟,他叫王成龍,今年39歲。因為患有成骨不全癥,他的身體很容易骨折,同時摘除了脾臟和膽囊。身體的病痛再加上生活的不如意讓他備受打擊,甚至一度想結束自己的生命。2015年,他坐上了我的車,因為身形比較瘦小孱弱,我就額外注意了他。那一趟車,他一直看著窗外,直到坐到終點站也沒下車。我過去問:“大兄弟,你要到哪兒啊?”他這才回過頭,我一看表情就知道他肯定心里有事兒。我繼續問:“你怎么了?愿意的話你跟我說說,我跟你一起想辦法。”“大哥,我堅持不住了。我快三十了,身體不好,沒結婚、不能工作,也沒有朋友,生活對我根本沒有意義,我每天都在想我怎么還活著!”我聽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趕緊安慰他:“人存在就有意義,父母的愛、親友的愛也都會陪伴你一生。你愿意的話,大哥也可以當你的朋友,你沒事就來坐我的車,給我當導乘員,我還得謝謝你幫我忙!”
就這樣,他每周都會來坐我的車三四次,他在站臺幫我疏導乘客,下班后也會跟我一起參加禮讓斑馬線的志愿活動,在這個過程中他收獲了許多感謝和認可,也在幫助別人的快樂中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2018年,他帶領小區內的幾個保安共同組建了一支志愿服務團隊,在小區周邊開展禮讓斑馬線、排隊乘車、垃圾清理等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獲得了鄰居們的一致好評。他說:“于大哥,我現在很快樂,這一切都要謝謝你,謝謝你給我了第二次生命!”當時聽到這句話我既興奮又感動,興奮的是他找到了生活的意義、收獲了助人的喜悅,感動的是他對我的認可,也讓我更清晰地認識到自己所做的事是有意義有價值的。
而像我一樣的人在真情巴士還有很多,我們有注冊志愿者2400多個人,每年有1.5萬人開展志愿服務,累計陪伴了110多位空巢、孤寡老人,關愛200多個特殊家庭孩子的成長,志愿服務的足跡遍布新區多個鄉村、社區,把文明從十米車廂延伸到了大街小巷。我們希望,通過熱情的服務,讓本地市民的生活更幸福,讓外地游客感受到青島的文明溫度。
入行的這26年,因為這十米車廂“家人”們的支持,我獲得了許多榮譽和認可,也收獲了滿滿的幸福與成就。但我知道,這些絕不僅僅屬于我個人,它屬于千千萬萬個堅守在一線的勞動者,是乘客的信任、組織的培養讓我有了前行的動力。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繼續扎根公交一線,用我的雙手握緊方向盤,為乘客帶去更優質的服務;用我的真心溫暖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為社會傳遞更多正能量;用我的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城市的發展、時代先進文化的傳播添磚加瓦。
(大眾新聞·大眾日報記者 薄克國)
[來源:大眾日報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