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配售型保障房:可回購可繼承可退出
3月24日,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印發《關于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實行封閉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規范房源使用和管理,明確退出方式、回購價格、實施程序、規范使用、騰退收購等內容,建立健全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封閉管理制度。
配套車位可銷售辦證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及其配套車位按照上級有關規定,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實行嚴格的封閉管理,禁止以任何方式轉為商品住房上市交易。為實現房源的封閉管理,同時統籌考慮部分購房家庭房屋變現、房源跨區調整等實際需求,我市創新封閉管理機制,支持購房家庭通過輪候庫內掛牌流轉或政府回購的方式實現房源的循環使用。
同時,保障性住房配套車位也可銷售辦證,不動產權證記載“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車位”,可隨住房流轉或申請原價回購,實現了配套車位的封閉循環使用。
回購價格計息折舊
《通知》確定,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流轉價格,在回購價格的基礎上由輪候庫內買賣雙方協商確定。回購價格按照原購房價款加利息、減房屋折舊的方式進行核算。其中,原購房價款利息按照同期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一年定期存款基準利率和持有年限計算,不計復利;房屋折舊額以原購房價款為基數,按照每年1%計算。
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現行一年定期存款基準利率1.5%、折舊率1%計算,回購價款每年可穩定增長0.5%。例如,在京口路項目購買一套總價100萬元的保障性住房,并于辦理不動產權證5年后申請回購,此時的回購價格將為102.5萬元,累計增值2.5萬元,折合每年5000元。
這種綜合考量購房資金成本和房屋正常折舊的定價方式,更多考慮了購房人的實際利益,確保在房源退出時不受市場房價影響,同時也能夠實現一定程度的“保值增值”,為全市廣大工薪群體吃下一顆政策“定心丸”。
房源退出政府兜底
輪候庫內掛牌流轉的條件為購房家庭取得房屋不動產權證并經共同申購家庭的成員同意,即可轉讓給輪候庫內符合條件的家庭。內部流轉除限定轉讓對象外,不限制房源持有時間,大大降低了房源退出的難度。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辦理不動產權證之日起滿3年后,購房家庭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可申請由政府指定的實施主體回購:一是掛牌轉讓滿1年后確無人購買的;二是因工作調動全體家庭成員戶籍遷往外地的;三是家庭成員患有醫療行業標準范圍內重大疾病確需籌措醫療費用的;四是因人民法院司法處置要求回購的;五是因婚姻或繼承等原因一個家庭持有兩套以上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
依法繼承不受限制
《通知》明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可依法繼承,因繼承、離婚析產、夫妻財產約定需要辦理轉移登記的,權利人或繼承人可向市住房保障部門提出申請,經確認未享受過房改房等政策性住房或未持有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便可由不動產登記機構根據市住房保障部門意見辦理轉移登記手續,房屋性質不變。
申請人采取隱瞞事實、弄虛作假等手段違規獲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購資格的,取消其申購資格并收回房屋,5年內不得再次申請住房保障。收回價格按照原購房價款減房屋折舊計算,不再考慮利息因素。同時,因銀行業金融機構或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實現抵押權而對房屋進行處置的,或因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等原因需對房屋所有權進行處置的,產權人應騰退房屋,由實施主體收回或按有關法律法規處理。
總的來說,我市這次出臺的封閉管理政策,既考慮了購房人的居住權益,又明確了房源流轉、回購的路徑,充分打消了購房人的各種顧慮,真正實現了保障房源循環使用、閉環管理。
首批配售型
保障性住房明起選房
3月25日,《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配售選房的通告》(青建房字〔2025〕10號)發布,對選房時間、選房地點、選房程序等進行明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工作再迎重要節點。
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配售房源共3613套,李滄區京口路項目銷售均價為11191元/平方米,市北區開封路項目銷售均價為10363元/平方米。選房時間定于3月27日—3月29日,地點位于青島廣業錦江大酒店(青島市李滄區夏莊路68號)錦禮堂二樓。
為確保服務效能,選房采取分場次錯峰辦理機制,申請人須按上午場(08:00—08:50)、下午場(12:30—13:20)時段集中簽到,簽到后進入等候區根據現場叫號按序選房,每人選房時間為1分30秒,選定房源后領取《青島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配售記錄單》,繳納3萬元定金,簽訂《房屋認購書》。完成選房的申請人當天即可前往人才住房選房大廳(市北區長沙路46號)進行合同網簽。
本次配售選房由青島市市中公證處全程公證監督,確保選房公開透明,請參與選房的申請人合理安排時間,及時參與選房。
青島早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冰冰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王熠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