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路邊箱體“微整治”,助力青島“提顏值”
今年將常態化開展箱體專項整治工作,“煥新”1000個城市道路兩側箱體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賈臻
城市道路兩側箱體既是保障城市正常運轉的重要基礎設施,也是展現城市品質的“窗口”。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局獲悉,今年青島將常態化開展箱體專項整治工作,著力解決箱體管理維護中設置位置不合理、管理不規范、維護不及時等問題,切實提升城市道路景觀品質,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微整治”1000個箱體
市城管辦相關負責人劉鵬介紹,為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打造整潔的市容環境,2024年市城管辦聯合通信、公安和供電等14個單位在全市組織開展城市道路兩側箱體專項整治行動,全市共摸排城市道路兩側箱體2.2萬余個,整治問題箱體3200余個,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年度箱體類案件數同比下降50.3%,助力城市“顏值”進一步提升。
“為持續鞏固整治成效,2025年市城管辦繼續在全市范圍內對1000個城市道路兩側箱體等設施實施‘微整治’行動,這也標志著該項工作正式轉入常態化、長效化管理新階段。”劉鵬說。
城市道路兩側不同箱體的功能要求、所處區域和周邊環境等要素千差萬別,只有注重因地制宜、實施分類整治,才能使整治工作做到有的放矢。青島將按照規范類、美化提升類、拆除和遷移類開展分類整治。規范類主要是對箱體進行除銹、粉刷等修復,使其保持整潔;美化提升類主要是通過彩繪、裝飾等方式對箱體進行美化修飾;拆除和遷移類主要是拆除廢棄箱體,遷移影響道路通行安全的箱體。
劃定整治范圍和標準
要整治好箱體,必須劃定整治范圍和標準。全市建成區城市道路沿線及兩側可視范圍內的通信、公安、快遞、電力、廣播電視及其他類箱體(不含桿件、墻體附著的箱體)均在整治提升范圍內。市民可以通過“愛山東政務服務”微信小程序中的“全民城管 點靚青島”模塊實時反映問題線索。
“在整治提升過程中,我們也對箱體整治制定了詳細標準,主要是‘序化’‘美化’和‘隱化’整治。”劉鵬介紹,“序化”整治要求妨礙行人通行且影響城市景觀的大型配電、變電設施應遷移至道路規劃紅線以外綠化帶或其他不影響行人通行和城市景觀的區域,減少占用公共空間資源,保證足夠的人行道寬度,有條件的應進行下地處理,并按照相關法規辦理審批手續,各類設施結合自身實際增加對種類、管理單位及責任人等信息的標識;“美化”整治要求采用外形設計、外觀裝飾等方式對箱體進行修飾,顏色及圖案的選取應與城市街區規劃和整體景觀風貌相匹配;“隱化”整治則要求結合綠化、景觀等手段對箱體進行修飾,實現箱體隱蔽設置,與周邊環境相融合。
截至目前,今年已完成290個箱體整治,一批箱體得以“舊貌換新顏”。
在城陽區環城北路上,一處建在馬路正中間的箱體成為過往車輛和行人的“攔路虎”,在箱體“微整治”過程中,該處箱體被移到了道路一側,車輛和行人從此暢行無阻。嶗山區將箱體“微整治”與綠地建設、道路改造等工作有機結合,綜合箱體屬性、自然景觀和道路風貌等特點,實施“一路一策”開展箱體整治提升,使各類箱體成為沿街“好風景”。市南區則因地制宜探索箱體美化提升,根據景區景點周邊道路特點,采取以山水、海洋等代表性元素為主題的彩繪形式,實現箱體與周圍環境相協調、與城市風貌相融合。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