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硬核大爺”又奪三枚金牌
3月8日,在WSE田徑公開賽青島站的跑道上,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以14秒45的成績沖過終點線,將70歲老年組別100米比賽的金牌收入囊中。他叫金輝,今年72歲,是田徑圈內赫赫有名的“高齡飛人”。在本場比賽中,他還收獲了60米、200米的金牌,當頒獎臺上的金輝第三次戴上冠軍獎牌時,現場觀眾或許不曾想到,這位叱咤國內老年田徑賽場的“常勝將軍”,正醞釀著更大的突破——3月15日,他將前往馬來西亞新山,在國際田徑賽場上挑戰自我。3月11日,記者專訪金輝,揭開他“古稀之年再戰賽道”背后的故事。
迷上短跑
14次打破全國紀錄
3月的青島春寒料峭,在中聯廣場的運動場上,金輝穿著運動外套,開始每日的必修課:自重深蹲、弓步壓腿、往返跑……“冬天肌肉容易發緊,得先把‘發動機’熱起來。”金輝拍打著大腿肌肉,一邊運動一邊說。
這份對跑步的熱愛,源自他早年特殊的運動經歷。金輝曾是內蒙古烏蘭浩特一家鋼鐵廠的工人,在鋼鐵廠工作期間,金輝就喜歡體育運動,他參加過武術、拳擊、摔跤、舉重等爆發力強的運動項目,并在廠內舉重比賽中屢獲佳績。“那時候覺得對抗性運動夠勁,哪想到老了反而迷上了田徑。”退休后,金輝隨家人來到青島生活,偶然接觸老年足球后,他在綠茵場上驚人的爆發力引起球友注意,從此開啟了人生第二賽道。
“我從小就爭強好勝,干什么都不服輸。”金輝告訴記者,剛開始練習足球時,由于技術不如別人,金輝就選擇用速度來彌補自己的不足。沒想到,這一跑竟然跑出了名堂。
金輝在足球隊的隊友發現他跑步速度很快,便建議他嘗試短跑。“起初,我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買了一個手動計時器開始訓練。沒想到,我第一次跑百米就取得了15秒9的成績。”這一成績讓金輝看到了自己在短跑方面的潛力,也讓他更加堅定了繼續運動的決心。
2023年,在一次業余田徑賽中,70歲的金輝首次穿上專業跑鞋,卻在百米賽道上被別的選手反超。“最后10米腿像灌了鉛,眼睜睜看著對手沖線。”這場失利點燃了他的斗志,他開始系統性進行短跑訓練。
“老伴說我‘著了魔’。”金輝告訴記者。2024年4月,他參加WSE田徑公開賽邯鄲站70歲老年組100米比賽,獲得了一枚金牌。此后,金輝的破紀錄之旅便一發不可收拾。他先后在杭州、東營、蘭州等地參加比賽,每次都能刷新70歲—74歲老年組的紀錄。迄今為止,金輝已經14次打破全國紀錄。
一周三練
國際賽場展示自我
在位于即墨的一家體育訓練基地內,短跑教練張忠亮正在指導學員沖刺技術。張忠亮和金輝相遇在塑膠跑道上,因為跑步這個共同的愛好成為了“忘年交”。“第一次看金叔跑步的視頻,我就發現‘有問題’。”張忠亮告訴記者。此后,他便自告奮勇擔當起了金輝的教練,并為金輝打造了一套“高齡定制方案”。
“張教練告訴我,我在途中跑時步幅太小,浪費了體能。”金輝說,“他教我如何在跑步過程中有意識地拉大步幅,膝蓋往前頂,后蹬要有力,兩條腿在騰空的時間要長一點。”經過3個月的針對性訓練,在金輝發布的訓練視頻中,他的跑步步幅已經有了明顯的提升。“金叔訓練時像20歲的小伙,上周進行30米沖刺,比陪練的體育生都強。”張忠亮說。
成績的背后,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堅持。金輝每周都會進行3次正規訓練,每次訓練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即使在家,他也會做一些俯臥撐、蹲起、快速擺臂等輔助訓練。雖然年紀大了,但金輝的訓練強度絲毫不輸年輕人。
“日本70歲組百米紀錄是13秒85,我的目標是在今年亞洲大師賽跑進14秒。”金輝的手機里存著各國高齡選手的數據。他坦言,當前亞洲范圍內,日本兩位選手和我國臺灣省一位選手的成績更優,“他們多是退役運動員,而我是半路出家,這就是差距,也是動力。”
這種“較勁”在2023年香港賽場上展現得淋漓盡致。當金輝以絕對優勢沖過200米比賽的終點線時,看臺上的各國觀眾集體起立鼓掌。比賽的視頻傳播到世界各地,一名美國的網友感慨道:“原以為中國老人都在打太極,沒想到還能看到這樣的速度奇跡。”
談及即將到來的馬來西亞公開賽,金輝說:“這次出國參賽,就為證明中國老人站上國際賽場的意義。”賽事組委會提供的名單顯示,70歲—74歲組僅有4人報名,但金輝表示:“哪怕只有一個對手,也要跑出中國人的精氣神!”
科學運動
打破“高齡魔咒”
金輝的“高齡狂奔”并非沒有爭議。網絡上有聲音質疑:“70歲還練無氧運動,簡直是玩命。”“老年人不適合這樣的運動。”……對此,金輝顯得很坦然:“我寧愿倒在跑道上,也不愿意倒在病床上。運動讓我感到充實和快樂,也讓我有了更健康的身體。即使有一天我真的跑不動了,我也不會后悔,因為我已經用行動證明,年齡從來不是限制夢想的理由。”
不過,金輝也告訴記者,自己在這個年齡還能馳騁賽道,并不代表所有的老年人都可以承受這么高強度的訓練。“老年人進行體育運動還是要量力而為。”金輝說:“我經常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訓練視頻,很多人留言說受到了鼓舞,也想開始鍛煉。我都會提醒他們,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先從低強度的運動開始,比如散步、打太極拳等,逐漸適應后再增加強度。運動是為了健康,而不是為了逞強。”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我之所以能堅持這樣的訓練,是因為我從小就有運動基礎,退休后也一直保持鍛煉。而且,我在訓練過程中非常注重科學性和適度性,每周的訓練計劃都是根據我的身體狀況量身定制的,絕不會盲目追求強度。”金輝說。張忠亮也對金輝的訓練方式表示認可:“金叔的訓練雖然強度大,但都是在科學指導下進行的。我們會定期監測他的心率、血壓等指標,確保他的身體能夠承受。”
在金輝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加入到體育鍛煉的行列中。他們中有人為降血糖開始慢跑,有人為圓年輕時的體育夢開始規律鍛煉。“金輝”們的努力正在點燃更多可能性。正如金輝所說:“70歲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衰老不是從皺紋開始,而是從放棄奔跑的那一刻開始。”
人物名片
金輝
年齡:72歲
身份:老年跑步愛好者
這次出國參賽,就為證明中國老人站上國際賽場的意義。”
你有故事,請聯系我們
早報熱線:82888000
對話
“運動讓我快樂”
記者:您經常在自媒體平臺上發布訓練視頻,獲得了很多人關注。您覺得自媒體對您的生活和訓練有什么影響?
金輝:自媒體對我來說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它讓更多人看到了我的努力,也讓我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另一方面,網絡上的負面評論和誤解也讓我有些壓力。有些人只看表面,覺得我是在“玩命”,甚至有人說我是為了“博眼球”。其實,我發視頻的初衷很簡單,就是想記錄自己的訓練過程,順便鼓勵更多人“動起來”。
記者:面對網絡爭議,您是怎么做的?
金輝:說實話,剛開始看到這些評論,我心里也挺不舒服的。但我后來想通了,每個人的認知和經歷不同,他們可能不了解我的身體狀況和訓練方式。我的體檢報告比很多年輕人都健康,骨密度、心肺功能都很好,這些都是科學訓練的結果。如果還有人質疑,我就一笑置之。畢竟,我的目標是跑出好成績,不是去說服每一個人。運動讓我快樂,這就夠了。但我從不鼓勵所有老年人都像我這樣練,運動一定要量力而行。
本版撰稿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于倢 受訪者供圖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