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民謠酒吧,正在青島悄然“翻紅”
“火塘”“民謠”“酒吧”三個關鍵詞正在成為青島文藝青年創業的焦點。
自去年5月開業以來,在閩江一路“不想”民謠酒吧門口排隊的人群已經成為一道風景。有了“不想”的示范效應,投資小、人氣高的民謠酒吧迅速吸引了一批創業者:去年9月至今,20余家民謠酒吧在青島各區市陸續開業,且大多以“火塘民謠”的經營模式招徠顧客,走出了一條與全國音樂酒吧行業風向截然不同的路線。
在國內酒吧行業紛紛向“跳海酒吧”看齊、效仿“打酒師”模式的當下,“火塘民謠”這一流行于2015年前后的酒吧模式卻在青島“復燃”,同時,隨著連鎖店不斷鋪開,青島民謠酒吧已經向臨沂等周邊城市拓展。有好歌、有好酒、有好故事還有社交驅動,青島音樂酒吧結合了演藝經濟、夜經濟等多重利好,迎來行業裂變契機。
火塘圍坐,享受音樂
“火塘民謠酒吧”有鮮明的辨識度:酒吧內并沒有“明火”,而是設置一個類似火塘的圍坐區域,觀眾圍坐一圈,欣賞歌手演出。2015年,作家兼歌手大冰領銜的民謠演出風靡全國,“大冰的小屋”也成為“火塘民謠酒吧”最成功的典范,歌迷圍觀歌手演出的同時一并分享歌手的傳奇經歷。將近10年后,“火塘民謠酒吧”突然在青島走紅,島城各區市誕生了有代表性的民謠酒吧。目前活躍在社交平臺上的包括“屋檐”民謠、“三酉”民謠、“叁兩叁”民謠、“叁兩酒鋪”火塘民謠、“肆海”火塘民謠、縫隙酒館等店面。其中“不想”“Xworld3.0”“叁兩酒鋪”“屋檐”等在各自垂類擁有較高的討論度和美譽度。
在接受采訪時,島城酒吧主理人們對當下的民謠酒吧熱潮有著不同的解讀。一位酒吧從業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火塘民謠”去年起“爆紅”,其中隱藏著三個重要因素:首先,由于KTV店面縮減,部分音樂消費需求在民謠酒吧里得到了釋放;其次,青島由于各種原因錯過了十年前的“火塘民謠”發展高峰期,如今的熱潮可以看作一次“補課”;最后,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這些新興酒吧屬于融合酒吧,主打復合業態,包含了音樂演出+開放麥+蹦迪,店面雖然有“火塘民謠”的典型布局,嚴格來說主打的是社交需求,不局限于民謠酒吧的固有定義。
融合業態的興起讓島城的音樂吧夜經濟迎來了新一波流量。酒吧里不僅有專業歌手,顧客們興之所至也可以登臺獻唱,吧臺的直播鏡頭向線上樂迷直播酒吧里的趣事,稍顯狹小的店面里熟客們交流著生活趣事,不時爆發大笑。創意餛飩、熗鍋面也可以成為民謠酒吧的“爆款”。一位音樂人接受采訪時表示,“火塘民謠酒吧”有著自己的“生存之道”,“這類酒吧面積不大,裝修不需要太貴,一人一琴就可以演出,開業成本可控。選址好、互動好,積累部分固定顧客就可以生存,所以不斷有新人進入這個行業”。
演藝經濟釋放活力
青島擁有深厚的原創音樂積累,除“火塘民謠”之外,各個音樂吧布局于不同的音樂品類。從音樂類型角度來看,“二樓”的搖滾、“徠”的爵士樂、“六個銅板”的電子樂、“谷底”的樂隊駐唱等都有著鮮明的特色,也滿足了不同年齡層樂迷的需求。位于新都心的“sight coffee&bar”頗具代表性,這家店以“日咖夜酒”為經營范式,去年8月開業期間舉辦了“唯有熱愛”小型音樂節,如今,它每周一舉辦爵士樂三重奏,定期邀請“青未小篷車”音樂團隊演出,集多個時尚亮點于一身,展現了“不拘一格”的新理念。
從民謠酒吧到融合酒吧,樂迷不斷前往新興店面打卡、探店,深藏于老城區的“叁兩酒鋪”、扎根李滄的“Xworld3.0”都被樂迷一個個發掘出來,視頻平臺上不斷有人分享“原來青島年輕人藏在這里”。一位資深酒吧行業從業者表示,2025年暑期將是考驗酒吧經營水準的分水嶺,“新興的‘火塘民謠酒吧’確實很火,不過,應該注意到新店的同質化問題。‘大冰的小屋’之所以成功,得益于文藝青年的長期支持,也得益于主理人的感召力和音樂堅持。而新興店面從裝修到運營思路比較雷同,從歌手到運營推廣都是一個模子。如果能做到差異化運營,在本地樂迷之外開拓游客市場,新興民謠酒吧有機會成為一個長期存在的演藝IP”。(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米荊玉)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