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年內新開優化線路60條!青島今年持續發力公交地鐵“兩網融合”
當前,我市地鐵線網不斷完善,公眾出行方式轉變,常規公交面臨著客流量下降等問題,青島市交通運輸局以“減低效、降重復、強銜接、優服務”為導向,常態化優化調整公交線網,提升青島公共交通系統整體競爭力和服務水平。2025年計劃新開和優化調整公交線路60條,該項工作今年已被列入市辦實事。
今年一季度,市交通運輸局計劃分批次新開及優化調整公交線路15條,通過新開“微循環”線路、調整部分線路走向等舉措,重點解決曲水路、匯川路、淶水路附近公交線網盲區,市北CBD、海岸鑫園、聯城海岸等區域地鐵接駁換乘,勁松一路同安路至合肥路段雙向公交線路覆蓋等問題,進一步加強公交地鐵銜接、促進“兩網融合”。
作為公共交通的關鍵“兩翼”,公交與地鐵各有所長,公交機動性強,走街串巷,可以滿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需求;地鐵線路更準時、順暢,是市民中長距離出行的首選。公交地鐵相互補充、協調發展,能夠更好地發揮公共交通整體效能,便捷市民出行。近年來,市交通運輸局加快構建全市公共交通“地上地下一張網”,不斷推動公交地鐵在線網、站點、服務等層面的銜接融合,提升公共交通競爭力和吸引力。
“我們著力常態化推進公交線網優化及公交地鐵的兩網融合工作,對于怎么樣進行調整,主要還是通過‘加減乘除’的舉措,整合既有公交資源,構建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體系。”市交通運輸局城市交通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加”就是增覆蓋、補空白,對于一些新建成的居民小區和產業集聚區、新開通的地鐵站點,增加公交線路、站點;“減”就是降重復、減低效,把公交和地鐵強競爭的線路、重復多的線路、低效運營的公交線路做減法;“乘”是強接駁、微循環,通過開通微循環公交線路、調整公交站點等舉措,讓公交和地鐵更好銜接,充分發揮1+1>2的效果;“除”是除擁堵、保暢通,通過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消除城市擁堵,暢通市民出行。
在“加減乘除”四項舉措中,實施壓力最大的無疑是“減”這一項。“削競減重”是提升公共交通系統整體效率的重要舉措,通過將長距離和重復性公交線路取消、截短、截彎取直、調整走向等方式,強化常規公交接駁功能,降低公交、地鐵的競爭關系,最終實現兩網間客流的“雙向喂給”,吸引更多群眾在出行時選擇公共交通。
市運輸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削減公交線路并不是直接取消現有公交線路那么簡單,在優化調整過程中,我們會綜合考慮專家意見、出行需求、運營實際等情況,充分考慮被削減線路沿途是否有可替代的公交線路或地鐵線路等情況,確保不會因為線路削減而出現新的公交服務盲區,降低公交服務水平。隨著公交線網的不斷優化,公共交通系統整體效能將不斷提升,市民出行也會更順暢、更便捷。
市交通運輸局將始終把“為群眾提供滿意的公共交通服務”作為目標,以《城市公共交通條例》為指引,常態化開展公交線路、站點的優化調整工作,進一步推進公交地鐵兩網深度融合,不斷提升乘客公共交通出行滿意度和幸福感。(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江穎)
[來源:觀海新聞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