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落地|《哪吒2》背后的青島力量:挑戰極限,參與打造龍王敖光爆燃大招等特效
上映12天,《哪吒2》票房超過70億,成中國影史票房第一名。而且,這個紀錄還在不斷刷新。1900多個特效鏡頭,讓人看到了國產動畫工業的崛起。在這些高燃鏡頭的背后,就有兩家青島動漫公司的身影。2012年成立的青島童幻動漫有限公司更是參與了海嘯龍吟、鹿童射箭等特效的制作。創作的過程遇到哪些困難,哪吒的成功又會帶來哪些影響?2月9日,記者專訪了團隊的負責人張英松,揭秘創作的幕后。
海嘯龍吟、鹿童射箭,這些高燃鏡頭里有青島“智造”
“其實哪吒第一部動畫我們就參與過,當時就很崩潰。”2月9日,青島童幻動漫有限公司負責人張英松說,餃子導演對動畫的要求非常高,幾乎都是業界的天花板。僅僅幾個鏡頭,他們就耗時三四個月,團隊的人當時都很崩潰。
因為有第一部合作的基礎,他們第二部也參與了合作。因為周期的問題,他們是2024年4月份到了最后階段才加入進去,算是搭上了最后一班車。
在動畫片中,敖丙父親對戰鹿童、鶴童使出的終極大招“海嘯龍吟”特效鏡頭,主要是由青島童幻動漫有限公司制作。“水一直認為是特效里面最難做的部分。他們接到的這組海水交互鏡頭,也是最難的特效之一。”張英松說,負責項目團隊五六個人,一直在探索,數據量極大特效機器經常崩掉,是2024年度最崩潰項目。除此之外,鹿童技能,換臉等特效部分和部分布料解算鏡頭也都是由他們制作。
“正如餃子導演說的那樣,經過這一輪洗禮,大家制作動畫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張英松說,以前可能覺著高不可攀的東西,慢慢覺著我們也能做到。
全國動畫大摸底,國產動畫產業開始崛起
電影《哪吒2》的爆火,讓人看到了國產動畫產業的崛起。張英松說,單從制作上說,哪吒的制作更像是動畫界的一場大會戰。單片水平達到了世界頂級,但是還沒有達到美國制作動畫的工業體系標準。
相比之下,迪士尼皮格斯的動畫工業體系流程更加完善,輸出更加穩定。我們目前還做不到這么穩定輸出,國產動畫工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哪吒2》這次真的幫助全國觀眾摸了一下中國動畫技術的底,潛力很大,已經接近了世界最先進的水平。
動畫行業長期以來不被看好,去年動畫電影整體票房成績更是慘淡,餃子導演一己之力證明中國制造的實力。另外,《哪吒2》的成功也給國內同行帶來了啟示。沉下心做好作品是可以得到觀眾支持的,不是短視頻拉走了觀眾,更多的是我們作品打動不了觀眾。
“動畫產業的帶動是巨大的。”張英松說,哪吒的成功還會有更多的ip延伸,誕生更多的衍生品,后面還有游樂場和旅游產業,能夠有效拉動地方產業的旅游文化發展等等。這次成功會讓哪吒這個品牌跑贏所有盈利環節,會誕生第二個迪士尼這樣的品牌,同時會有更多作品順利推動起來,意義巨大。
青島動畫有先發基礎,人才缺口比較大
據介紹,全國做動畫的公司有幾百家,成都屬于第一梯隊,站在領頭羊的位置。尤其是在哪吒系列爆火的帶動下,發展更為迅猛。作為動漫產業,青島一直在大力發展,也是全國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有著很好的基礎。
“動畫只是我們公司業務的一部分。”張英松說,他們還參與了《龍之谷之破曉奇兵》《姜子牙》《哪吒1-2》《山海經之再見怪獸》《茶啊二中》《流浪地球1-2》《小倩》等電影項目的三維制作工作。但是,他們主要是為騰訊、網易、英雄互娛等游戲廠商制作游戲CG動畫片等。該公司曾榮獲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動漫認定企業,山東省文化出口重點企業,青島市優秀動漫企業,動漫之星等榮譽稱號。
“青島動畫產業起步較早,但是后備人才缺乏。”張英松說,前幾年整個國內動畫產業的發展不成熟,一些公司關閉或者轉行。考慮到就業因素,不少高校減少了動畫專業的招生,或者并入到傳媒專業。大學生畢業以后,直接轉入短視頻領域。
“招聘培養一名優秀的動畫師很不容易。”張英松說,視頻是基礎,而且整個動畫行業所有場景、人物、服裝等全是虛擬,都需要專門的人才去構建。一個大學畢業生,要經過好幾年的學習和鍛煉,才能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動畫師。
他希望這次哪吒的爆火能點燃社會對這個行業的熱情,讓更多資本有信心才會越來越好。同時,他也希望青島最好的高校真正地看到動畫行業潛力,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孫桂東)
[來源:半島新聞客戶端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