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韻瑯琊 傳承千年祭海祈福
第61屆瑯琊祭海節在西海岸新區瑯琊鎮舉辦
2月10日(正月十三)上午,第61屆瑯琊祭海節在西海岸新區瑯琊鎮臺西頭村祭海廣場舉辦。本屆祭海節以“海韻瑯琊傳千秋 向海祈福啟新程”為主題,共分“祭海儀式”“海洋大集”“節目表演”“‘春風行動 晴瑯送崗’招聘會”“產品展銷”“文藝會演”六大板塊,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共同參與。
傳承瑯琊漁家文化
伴隨著鑼鼓聲,舞獅騰空躍起,獨具特色的表演拉開了活動序幕。精彩的民俗表演輪番上演。其中《鳳舞瑯琊》以一段熱烈、歡快、奔放的樂器表演,奏響了瑯琊兒女歌頌盛世、贊美生活的澎湃之情,展現了瑯琊地區獨特的漁家風情,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隨后,莊嚴肅穆的祭海儀式正式開始,只見祭海廣場中心的舞臺被圍得里三層外三層,紅布覆蓋的祭臺上擺著豬、雞、魚及面塑祭品。伴隨著莊嚴鏗鏘的曲樂,數十名身著秦漢服飾的禮賓緩步走到舞臺中央,舞臺上秦幡林立,氣氛莊嚴。一排身著藍色薄紗的少女步態輕盈地走到祭臺前,敬獻水果供品。恭迎龍王、祭團敬香、誦祭海文、祭團敬酒……主祭人面對龍王塑像,雙手端起酒樽敬天、敬地、敬龍王,率領身著秦漢服飾的禮賓行跪拜禮,此時煙花禮炮齊鳴,聲震長空,把祭海祈福儀式推向了高潮,生動再現了千百年來瑯琊人傳統祭海祈福的盛況。
西海岸新區瑯琊鎮漁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瑯琊祭海”起源于古代漁民對海洋的敬畏與感恩,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每年春季,漁民們通過祭海儀式祈求風調雨順、魚蝦滿艙。這一傳統節日不僅是瑯琊漁家文化的重要載體,更是當地漁民精神信仰的象征。2014年,“瑯琊祭海”被列入青島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在傳承中發展的‘瑯琊祭海’,已從純粹的漁民祈福的個體愿望,逐漸演變為傳達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文化理念。”瑯琊鎮漁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以節慶活動為載體,以民風民俗為看點,歷經61年的創新發展,“瑯琊祭海”已成為了瑯琊鎮乃至西海岸新區最具民俗魅力和特色的文化標識,節慶溢出效應日益凸顯。
海洋大集充滿煙火氣
本次祭海節活動現場,除了傳統的祭海儀式、民俗表演和戲曲展演等,充滿煙火氣的海洋大集也成為了游客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大集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現場制作竹編、剪紙以及糖畫等手工藝產品,供游客欣賞購買。為進一步讓村民享受到共富成果,大集上還對瑯琊當地的甜曬魚、花饃、瑯琊雞等特色農產品進行展銷。游客們不僅可以品嘗到新鮮的海鮮美食,還能親身參與漁家生活,感受濃厚的漁家文化氛圍。“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瑯琊祭海節,感受到了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也體驗到了漁家生活的樂趣,真是不虛此行。”從臨沂慕名而來的李女士說。
活動現場還舉辦了“山情海韻‘藝’同啟航”民間藝術表演活動。作為祭海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活動吸引了眾多民間藝術組織和愛好者的積極參與,表演內容豐富多彩,包括小戲小品、器樂演奏、秧歌鑼鼓等多種形式,充分展示了瑯琊鎮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民間藝術活力。
在鏗鏘的鑼鼓聲中,演員身著節慶服飾,以《賽馬》開場,激昂的鼓點聲瞬間點燃了現場的熱鬧氣氛,一場別開生面的藝術會演拉開了帷幕,精彩絕倫的節目輪番上演,小品《美麗鄉村春意濃》展現了鄉村的勃勃生機與盎然春意;激昂的《精忠報國》演繹,彰顯了深厚的愛國情懷……最后,傳統戲曲《墻頭記》為整場表演畫上了完美的句號,兩個小時的演出吸引了眾多觀眾前來觀看,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沉醉在這場民俗文化盛宴當中。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郭念禮 通訊員 趙敏 攝影報道)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