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2月9日訊 文旅產業是青島作為濱海國際大都市的一張重要“名片”。青島擁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近年來隨著政府在基礎設施、產業扶持、項目開發、宣傳推廣等方面多管齊下,青島的文旅產業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并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和潛力,但也暴露出了文旅產業鏈整合不足、文旅產品同質化嚴重、基礎設施、服務人員、信息化建設尚待完善、文旅產業“品味”和國際化有待提升等問題。今年青島“兩會”,青島市政協委員、民盟青島理工大學基層委員會主委、青島理工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施雪卿提出關于加速發展青島“國際范”文旅產業的提案。
針對青島文旅產業鏈升級完善,施雪卿建議對分散的旅游資源進行梳理,挖掘各景區、景點之間的聯系,形成聯動效應;制定長期和短期的旅游發展規劃,明確旅游資源整合的目標、重點和實施步驟;結合青島特色,特別是季節特色設計多條主題鮮明的旅游線路,圍繞東方影都打造影視主題公園、旅游綜合體等,提供一站式旅游服務。與膠東地區建立旅游合作機制,實現旅游資源互補和共享,打破區域壁壘,擴大區域輻射效應。
針對破除文旅產品同質化,建議舉辦地方特色文化活動,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旅產品;政府給予文旅企業一定政策扶持,鼓勵文旅企業進行產品創新,開發獨特的文化體驗項目,打造具有辨識度的文旅品牌,通過品牌故事、形象設計等手段,提升產品的獨特性和吸引力;充分運用最新的VR、AR等技術,打造具有景點、區域特色的沉浸式體驗項目,為游客提供新穎的旅游體驗。
針對文旅產業相關配套建設提升,建議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建立智慧旅游平臺,提供實時交通信息、導航、票務預訂等服務;對景區內的步道、廁所、觀景臺、休息區等進行升級改造,適當增設飲料、防曬用品等戶外應急品自動售賣設備,確保游客的舒適和安全;推行旅游從業人員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提高行業準入門檻,確保從業人員具備基本的服務能力;制定統一的旅游服務質量標準,包括服務流程、禮儀規范、應急處理等方面,確保服務質量的一致性;定期舉辦旅游服務技能培訓班,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服務水平。
針對文旅產品“品味”提升,施雪卿建議組織專家學者對當地的歷史、文化、民俗等進行深入研究,挖掘具有獨特性和代表性的文化資源;通過故事講述、多媒體展示等方式,生動傳達青島的歷史文化故事,增強游客的體驗感和認同感;與國內外其他文化區域進行交流與合作,引進國際先進的文化理念和經驗,促進文化交流;在文旅產業全鏈條中梳理國際化元素,保證外國游客在游覽過程中能夠及時獲取英文標識與相關信息,及時更新青島多國語言版文旅宣傳材料,打造具有青島特色的“國際范”文旅產業。(郭慧敏)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