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些大集主打新鮮
海蠣子、魷魚、蟶子、老板魚……如果你愛吃海鮮,城陽這幾處“住”在海邊的“海洋大集”你一定不能錯過。如果你喜歡熱鬧,那么進入臘月后,來這里也絕對讓你不虛此行。
河套大集每逢農歷四、九開集,由于地處膠州灣海岸線中間,左靠紅島,右臨大沽河河口,進入臘月,來自膠州灣各種干、鮮魚在這里集結,黃花魚、鱸魚、鲅魚……大大小小的各種新鮮海魚占據海貨市的半壁江山,筆管魚、扇貝、蟶子這些小海鮮在大集上也很受追捧。按照當地習俗,小年過后到正月十五,漁民們一般不再出海捕撈,因此這里的最后一批活海鮮格外搶手。為了留著海的鮮味,當地漁民們一直以晾曬鮮魚、鮮蝦的方法留住海的味道,許多干魚都是漁民自己曬(腌)制,別有一番風味。“我們全部自己加工,沒有任何添加劑,尤其是這個海米干,是銷量最好的一款產品。”青島劉姥姥食品工作人員介紹。
同樣緊靠膠州灣,有著300年歷史的上馬大集每逢農歷三、八開集,其中海貨尤為豐富,上馬大集也被稱為“海鮮大集”。這里最具特色的便是“上馬一鹵鮮”,據傳承人孫紹忠介紹,“上馬一鹵鮮”制作工藝講究“選、割、鹵、曬”,四道工藝缺一不可。選用新鮮的魚類,如鲅魚、黃花魚、舌頭魚等,經過特殊的腌制工藝,保留了魚的新鮮口感,同時具有滑嫩爽口、鮮咸美味的特點。這種美食的制作過程需要精心選擇新鮮的魚類,進行特制的割魚和腌魚處理,最終通過晾曬制成。“上馬一鹵鮮”講究咸淡適宜,蒸熟后魚身上通常都會流出一股黃色的魚油,吃起來咸香味十足,與玉米面餅子更是絕配。
當然,這里面離海最近的,當屬紅島大集,大集旁邊便是紅島漁港碼頭。眼下正是吃海蠣子的好時候,由于水質好、陽光充足,紅島出產的海蠣子格外肥美。商販們將海蠣子整車地拉到集市上,隨后分裝在麻袋中等待顧客前來購買。“正宗紅島海蠣子,不肥不要錢啦。”商販們吆喝著,看到有的顧客心存疑慮,商販們當場敲開海蠣子殼展示,結果每一個都是頂蓋肥。
9日,農歷臘月初十,有著百年歷史的紅島大集將以全新的面貌正式亮相。根據整體規劃,紅島大集(曉陽集)被搬遷到曉陽社區安置區北側。新地址毗鄰方特夢幻王國景區,周邊居民社區和公交車站眾多,緊鄰地鐵8號線,交通便利。前來趕集的市民,可乘坐902路、937路、949路公交車和地鐵8號線到達,自駕車可從膠州灣大橋紅島南收費站下。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掌上青島 記者 欒丕煒)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