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黃臺路歷史街區將變Citywalk漫步式街區
近日,記者從市北區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市北城投)了解到,市北區歷史文化街區2024年第三批核心區內建筑修繕更新項目已完成公示,計劃于明年3月啟動修繕,范圍包括黃臺路歷史文化街區、無棣路歷史文化街區和上海路—武定路歷史文化街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黃臺路歷史文化街區,本次有6棟建筑納入修繕范圍,街區將進一步挖掘黃臺路曾作為中共地下黨情報聯絡站的紅色文化內涵,并與貯水山路等實現串聯,建設Citywalk漫步式街區。
黃臺路歷史文化街區是青島13個歷史文化街區之一,核心保護范圍西至無棣二路,北沿貯水山路,東至大連路,南至黃臺路南側院落南院墻,面積約為7.2公頃。此次市北區歷史文化街區第三批核心區內建筑修繕更新項目主要分布在黃臺路及貯水山路兩側。黃臺路原名小鮑島街,全長724米,依貯水山而建,70多年前,黃臺路45號曾是中共青島情報聯絡的“秘密站點”,為解放青島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沿黃臺路向東北方向拐至黃臺支路,200多米處便可看到通向貯水山路的一段長長的樓梯。沿樓梯上行后,道路兩側圍墻上涂有紅色文化主題彩繪,建筑墻體上爬滿藤蔓植物,還有部分居民住宅穿插其間。目前,施工人員已對完成征收工作的建筑設置了圍擋,修繕工作將分批次進行。據了解,項目包括貯水山路19號、21號、23號、25號、29號、43號,另外還有無棣二路76號1—4單元、上海路8號/武定路2號。
“這些建筑建于上世紀三十年代前后,包括日式、德式建筑、民國老建筑等,每一棟都有自己的故事。我們查閱了歷史資料,對外立面整治將最大程度地還原建筑本身的材質、色彩和歷史元素。”市北城投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現狀界面較差,周邊情況復雜,他們將采取小規模、漸進式的更新方式,避免大拆大建,“我們計劃把街區內部可以整合的歷史建筑、老臺階和景觀要素等整合分成九個組團,依據各自組團的特點再因地施策,打造青島的城市文化客廳和區域地標。”
未來的保護工作中,項目還將與市北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相結合,將征收的地區在滿足街區發展的條件下,同時滿足周邊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同時,項目將注重對道路兩側城市界面的提升,改善市政道路狀況、更新管線和設施,將黃臺路與貯水山路等串聯起來,以新的面貌展現在眾人面前。
百年老街帶有城市記憶,藏著最質樸的人間煙火。市北區將持續推動重點片區更新,突出歷史城區底蘊魅力,接續保護更新黃臺路、長山路歷史街區,啟動4萬平方米歷史建筑修繕,預計2025年底完成1.6萬平方米保護修繕。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于倢 通訊員 王晨瑜)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