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網尋找青島“釣魚小哥”有了新進展!一句“謝謝宮叔叔”,道出孩子感恩心
近日,青島早報在報端、新媒體端連續追蹤報道了湖北來青“寶媽”余女士發視頻尋找救人“釣魚小哥”的新聞。8月18日,經過多方尋找后,記者找到了救人者宮瑞濤并進行獨家采訪。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宮瑞濤不僅是一位勇于伸出援手的釣魚愛好者,更是一位投身海洋研究、熱愛美麗青島的中國海洋大學在讀博士研究生。當記者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余女士時,她和女兒依依都十分激動,表示想立即和宮瑞濤取得聯系。8月19日中午,在記者的促成下,余女士與宮瑞濤進行了通話,依依甜甜的一句“謝謝宮叔叔”,讓宮瑞濤的心中充滿了溫暖。余女士則表示,希望能找機會再次來到青島,當面向宮瑞濤表示感謝。
前情
全網尋找青島“釣魚小哥”
“8月11日上午9點多,我和女兒在棧橋邊(后證實是在八大峽附近、海上皇宮西側)拍照,一個大浪過來,把我的女兒卷入海中,幸虧一位釣魚的青年幫忙把孩子救了上來,我想找到他、感謝他!”近日,網名叫“天使&女人”的博主發出的尋人視頻在青島市民間廣為傳看,迅速引起了青島早報、新京報等各大媒體的注意。記者聯系到了這位博主,得知她姓余。在余女士發布的視頻中,有一個“偷拍”的救人者的畫面,畫面中的“釣魚小哥”有著健康的膚色,臉上露出笑容,看起來陽光和善。
余女士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她在視頻中表示,當時女兒全身濕透,鞋子也被沖走了,她趕緊帶著女兒打車回到酒店,安撫好女兒后,才想起還未來得及感謝施救者。她立即打車回到事發海邊尋找,但那位小伙子已經不見了,所以她才想通過發視頻的方式尋找并感謝這位“釣魚小哥”。余女士在評論區表示,自己當時因為過于慌張而沒有留下恩人的聯系方式,感到十分懊惱,并表示一定要找到他,“要做一輩子的好朋友”。
8月18日,經過一番努力后,記者終于找到了救人者宮瑞濤并進行獨家采訪。當記者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余女士時,她和女兒依依都十分激動,表示想立即和宮瑞濤取得聯系。8月19日中午,在記者的促成下,余女士與宮瑞濤進行了通話,記者用鏡頭記錄下了這一溫暖時刻。
連線
兩人如老友般親切問答
“您好,終于聯系上您了!”余女士激動地說。“當時我確實受到了驚嚇,只想著安撫女兒,給女兒換身衣服、穿上鞋子,所以沒來得及好好感謝您就打車離開了。等我安頓好孩子再返回現場時,您已經不在原來的地方釣魚了,我在附近找了好幾圈,也沒找到您。”余女士樸實的話語中滿是真摯,她為沒有好好對恩人表示感謝而感到懊惱和遺憾。“幸虧當時偷拍了兩張您的照片,不然真就找不到您了!”余女士對于最終能和宮瑞濤取得聯系感到激動和開心,也連說了幾次感謝青島早報記者的助力。
“因為當時快到中午了,我也有些餓了,就離開去吃午飯了。”宮瑞濤笑著解釋道,得知余女士在網絡上尋找他好幾天后,他十分感動,“我一開始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當青島早報記者找到我,告訴我您在尋找我時,我才去搜索了關鍵詞,看到了那個視頻,真的特別感動,尤其是評論區里的評論,不僅有網友為青島最近發生的救人事件點贊,還有很多網友分享自己身邊見義勇為的故事,都讓人感到很溫暖。”
在通話中,余女士詢問宮瑞濤吃飯了沒有、天氣是否還炎熱,宮瑞濤回答剛剛辦完事情,正準備逛一逛看看吃點什么,兩人如老友般親切地問答,正如余女士在視頻評論區里回復網友的那樣,“要做一輩子的好朋友”。余女士的女兒依依也在電話旁,作為“當事人”的她甜甜地叫了一聲“宮叔叔”,并且向宮瑞濤表達了自己的謝意。宮瑞濤笑得很開心,并對依依發出邀請,希望她放假還能來青島玩,屆時由自己擔任導游,帶她們領略青島的風光,品嘗海派美食。
期待
希望再游青島彌補遺憾
宮瑞濤得知余女士最近身體抱恙后,詳細詢問了情況。原來,自從女兒落水事件發生后,余女士一直感覺不適,就醫診斷為中暑加上受驚過度,所以昏睡了幾天,當天還要去醫院復診。“我多次出現嘔吐的癥狀,而且腦海里總有一種看到海浪暈眩的感覺,醫生說是中暑了,再加上受了很大的驚嚇,需要接受治療并好好休息。”余女士向宮瑞濤描述道。宮瑞濤表示,很多不熟悉大海的人都會出現眩暈的情況,雖然出現了小插曲,好在孩子并無大礙,希望余女士安心休養,早日康復。“以后出門游玩還是要多多注意安全,尤其是在海邊游玩時要時刻觀察腳下的情況和潮汐變化。”通話最后,宮瑞濤細心地叮囑道。
記者了解到,目前,余女士母女還在濟南,待余女士身體好轉后方能坐飛機回湖北。“我其實很想改變行程,再回到青島找到宮先生當面致謝,但是依依快要開學了,只能先回去安頓好她,等她開學后我再找機會來青島感謝宮先生。”在通話中,余女士表示希望能寄一些湖北的特產給宮瑞濤,并邀請宮瑞濤來湖北玩。
余女士告訴記者,她和女兒8月9日就到達了青島。“依依14歲,開學就念初三了,她一直很想看海,我想著暑假能帶她圓夢,放松一下心情,以應對即將到來的緊張的初三生活,正好我很喜歡電視劇《當我飛奔向你》,它的拍攝地就在青島。于是我們趁著暑假來到了青島,一開始是打卡了琴嶼路、小魚山等景點,沒想到11日就發生了孩子不慎落海這件事。后面幾天都在休息,沒能繼續欣賞青島美麗的景色,隨后就按計劃到了濟南。”余女士說,這是她和孩子的一個遺憾,以后一定要帶孩子再來一次青島,把那些拍攝地、網紅打卡地都“深度游”一遍,“像是電視塔、海底世界、太平山索道、上街里街區這些地方,我們娘兒倆都很向往,這件事就列在我們的人生清單里了。”
延伸
凡人善舉
成為城市風景
在青島早報發布的相關視頻下的留言區,許多讀者留下“好樣的,小伙子!”“一次善舉拯救一個家庭!”“為有膽有謀有智的海大學子點贊!”等評論。新京報針對此事以《詮釋一座城的溫暖底色》為題進行了評論,評論中寫道:微光雖渺,萬丈成炬。一座城市的人文情懷,往往就蘊含在這些凡人善舉中。宮瑞濤是榜樣,更是一個縮影,在青島,類似的“見義勇為”不勝枚舉,他們是市民眼中的俠客,是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英雄。這一幕幕暖心瞬間,一次次危急時刻“伸出援手”,絕非只是偶然之舉。當個體的“救人本能”連綴為一道道城市風景,蘊含其中的,是濃郁的人文情懷,是城市治理精細化繪就的“精致美”。
8月18日,市南區委政法委、區見義勇為協會在得知青島早報記者找到了勇敢救人的“釣魚青年”后,立即通過記者與宮瑞濤取得聯系,并表示將立即啟動“見義勇為積極分子”申報工作,經認定后,將對宮瑞濤進行表彰及獎勵。
而在宮瑞濤的眼中,這件“小事”給予他最大的意義,是“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我覺得在人生中,做正確的事非常重要,每當做出正確的選擇或者幫助到了別人,都會在成就感和自豪感里獲得積極向上的能量,從而更加催人奮進。”宮瑞濤說。(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王彤)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