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海參養殖戶,大部分是外地人
記者了解到,即墨是青島養殖海參比較集中的區域,養殖面積3萬多畝。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里的養殖戶卻是來自全國各地。
“有來自遼寧、福建、浙江的,甚至還有來自河南、甘肅這些內陸地區的。”養殖戶況宗強介紹,現在即墨丁字灣的養殖戶,基本都有十年以上養殖經驗。宗強老家在膠州,從2005年就開始養殖海參,先是在膠州灣紅島,后來南下福建,2020年從城陽河套轉移到丁字灣。
況宗強告訴記者,當年選擇南下養殖海參,主要是本地養殖規模較小,技術不太成熟,“海參養大了以后,沒有收購商過來買,銷路成了問題。”
“現在,青島的海參養殖規模還有知名度都起來了。于是,我們陸續回到青島開始養殖,同時也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養殖戶來這里承包海域養殖海參。”況宗強說道。
況宗強的搭檔陳保川,也是入行20多年的海參養殖戶,他們大多經歷過各種困難,逐漸摸索出一套成熟的養殖經驗。
況宗強介紹,養殖海參是個風險與收益同樣大的產業,“尤其是投資比較大,如果遇到高溫或者雨水大,養殖的海參可能一夜之間就沒有了。動輒幾百萬的投資賠進去以后,很多人就放棄了。”一些養殖戶不愿意承擔更多風險,就會在11月份左右,購買別人成功度夏的海參苗。這樣成本比較高,利潤空間小,但是風險也小。
況宗強和陳保川這樣摸爬滾打出來的“養參人”,會采取遮陽網等方式,確保海參能安然度過夏天,這樣一年的收入才有保障。在春參基本捕撈完以后,他們會陸續放養竹節蝦或者梭子蟹,增加一部分收入。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孫桂東
[來源:半島都市報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