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危險!機井房門哪去了?
春夏之交,每當路過農田邊上的機井,梁剛不禁揪心起來。
梁剛說,這個季節村民澆地多,夏天到了,孩子們時而會路過機井邊,但眾多機井房的房門消失了,對孩子而言,這些沒有井蓋的深機井自然會有風險。
梁剛是即墨區移風店鎮村民,他所說的消失的機井房門就在移風店鎮黃戈莊村一帶。半島全媒體記者在黃戈莊村周邊調查時發現,當地幾乎所有的機井房房門都失蹤了。
機井房門“失蹤”了
春夏之交的當下,梁剛經常帶著家里的水泵與妻子前往自家菜地澆水。
移風店鎮黃戈莊村離平度市仁兆鎮并不遠。與仁兆鎮一樣,黃戈莊村周邊的村民有著蔬菜種植的傳統。半島全媒體記者在黃戈莊村周邊發現,這里不僅種植著大棚蔬菜,露天的春白菜也正開始上市。
“現在地里正在種植花生。”梁剛說,“西紅柿、茄子等蔬菜也都在種植。”
“今春雨量小,離不開井水。”梁剛說著,和妻子一道將從家里帶出來的水泵放在一個機井旁邊,水泵一側4米多長的水管放進機井內。梁剛插上了旁邊的電源,開始抽水澆起了不遠處種植的蔬菜。
盡管伸入機井的水管只有4米多長,但機井的深度遠超4米。
“水管在水的上部,水井得有六七米深。”梁剛一邊說著,一邊提醒妻子不要靠近機井口,因為他知道面前的這口機井太深,井口直徑又太小,妻子站在井邊可能會有危險。
梁剛和妻子所用的這口深井的機井房,早在三四年前就沒有房門。而梁剛南側的不遠處,菜農白曉松同樣利用水泵澆灌種植的露天白菜。和梁剛一樣,他旁邊機井房的房門也缺失了。
被人當廢品賣了?
在黃戈莊村周邊,抽水澆地的還有眾多村民。
記者在移風店鎮調查時發現,黃戈莊村周邊還有數十個機井房,這些機井就在村民的地頭。幾乎所有機井房都沒有房門,之前安裝房門的螺絲已銹跡斑斑。因為沒有房門,有些機井房成了麻雀的天堂,有些機井房壁虎亂爬,有些機井房內長了野草。
一名農民站在一處機井房前告訴記者,周邊農民種植蔬菜和莊稼的水源不足,當時統一打了機井后,還統一建了機井房。機井和機井房是在七八年前由相關部門統一規劃后建設的。
在這名農民看來,建機井房的主要目的是考慮周邊村民尤其是周邊未成年孩子的安全。
“如果這些機井是露天的,又沒有井蓋,誰能保證孩子們在機井旁邊玩耍時的安全?”白曉松說,當初建機井房時,每個機井房上都有鎖,機井房周邊有地的村民手里都有房門的鑰匙,就這樣用了幾年門鎖,后來機井房門就沒有人維護了,相關部門也不管了。得不到維護的房門銹跡斑斑,再到后來不聲不響地消失了。
“我懷疑房門可能是被一些人一個個偷偷卸下來賣鐵了。”梁剛說,“只是懷疑,但咱也沒見到。”
白曉松同樣也有這樣的懷疑。
“如果不是被卸下來賣鐵,怎么周邊機井的房門都沒有了?”白曉松說,“大家都懷疑是被卸下來賣鐵了。”
白曉松帶著記者看了周邊多個機井房,記者發現,所有機井房的房門都消失了。
“如果單純生銹,門也不至于集體消失。”白曉松說。
村民:就怕孩子出事
白曉松說,機井房門集體消失已經三四年了。三四年來,每逢暴雨季節,周邊的雨水通過地面灌進機井,水漫井口的機井產生諸多隱患。
“以前有房門,孩子無法靠近井邊。”白曉松說,現在沒有房門了,孩子靠近井邊就會有風險,尤其是雨季。
一名看管蔬菜大棚的菜農告訴記者,每次他帶著孫子來蔬菜大棚,得千叮嚀萬囑咐孩子千萬不要到機井房里。盡管每次都囑咐,但奈何不了孩子的好奇心。
“去年我發現孩子不見了,出門到處吆喝,后來發現兩個孩子在機井房里玩。”這名菜農指著眼前的一個個機井房說,“那么多機井房都沒門,有時帶孩子出來,的確讓人揪心。”(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梁剛、白曉松系化名)
鏈接
孩子墜井事故多發 敲響安全警鐘
機井房門缺失讓村民揪心的,無疑是孩子們的安全。這背后,孩子跌落機井等深井的事件頻繁發生。
2014年6月,高唐縣梁村鎮一名4歲兒童不慎落入麥田機井中,經救援孩子被救出,但已停止呼吸。
2015年5月,西安一兩歲男童墜入機井,后被救出;同年7月,煙臺市一名男童跌入七八米深機井,經過消防部門努力,成功施救。
2018年4月,濰坊一名男童墜入一口農用深機井,經近15小時的救援被救出,最終醫生宣告孩子已無生命體征。
2019年3月,聊城一名8歲男童墜入10米機井,7臺挖掘機掘地救人。
2020年5月,平度一8歲女孩不慎失足落入田地邊上的水井內,水井用圓形水泥管制成,直徑只有五六十厘米,水面距地面約七八米深。后被消防和警方合力救出。
2022年2月,德州一孩子墜入機井。
文/圖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王永端
[來源:半島都市報 編輯:戴慧慧]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