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擊非法捕撈,多部門聯合出擊
大沽河是青島的“母親河”,在河內捕撈是明令禁止的行為。但是,近日有市民網友爆料,多處出現偷捕電魚的現象,記者連日探訪發現問題確實存在,經過半島全媒體報道,相關問題引起多個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執法人員迅速行動,出動皮劃艇清除暗藏在大沽河內的“黑網”。4月26日,記者乘船見證執法人員清理。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加強巡查,嚴查非法捕魚行為,守護美麗“母親河”。
多部門聯合巡查
駕駛皮劃艇清網
近日,有多位市民反映,在青島的大沽河等水域,出現了偷捕電魚等亂象。連日來,記者實地探訪多處,并將相關情況反映給了相關管理部門。接到記者反映后,有關部門非常重視,趕赴現場進行了調查落實。經過走訪排查,確實發現了私自下網捕魚的現象,并于4月26日開展了清理行動。
4月26日上午10時許,記者一行來到大沽河膠州段東岸一處位置。此前有網友反映,這里曾出現有人私自下網捕魚的情況。記者趕到時,膠州市水利服務中心的多名工作人員已經趕到現場。他們帶來了皮劃艇等工具。“上周,我們連軸轉巡查,并未發現電魚現象。接到反映后,我們和膠州市農業農村局、膠州市水利局的工作人員一起過來,今天在河面上再次開展巡查,看看有沒有漁網。”現場一名工作人員說。
工作人員駕駛皮劃艇進入河面。“從河岸上看,發現不了漁網,因為他們都將漁網等下在遠離河岸的河中心附近。”工作人員表示,因為漁網太隱蔽,只能駕駛皮劃艇近距離尋找。十幾分鐘后,船上的巡查人員傳來消息,已經發現一些漁網,他們已經將漁網清理出水面,并裝在了皮劃艇上。
為了進一步尋找河中私下的“黑網”,記者決定跟隨執法人員上皮劃艇。到達河中心后,記者并沒有立即發現漁網。執法人員表示,下游他們剛剛巡查過了,清理了一些漁網,需要再往上游方向找一找。
皮劃艇行進幾十米后,一個熟悉的礦泉水瓶映入記者眼簾。“那個空礦泉水瓶就是浮漂,底下就有漁網。”一名執法人員說。記者靠近后發現,附近還有幾個礦泉水瓶,這是下網者用來標記位置和固定漁網的。
執法人員抓起一個礦泉水瓶,之后將水下的漁網拉了上來。這些漁網是一種粘網,只要有魚類碰上,很容易被“粘住”,“一般是用來抓大魚的”。
工作人員熟練地控制皮劃艇,沿著礦泉水瓶的指引,慢慢將漁網全部拉上來。因為漁網太長,為了方便清理,拉上一段后,工作人員用工具將漁網剪斷。清理完一處漁網后,工作人員駕船將漁網運到岸邊,之后與岸上人員合力將漁網拖上岸。
合力除掉20余地籠
已清漁網1500余米
記者注意到,在清理漁網的過程中,漁網沒有網到太多的魚,一旦工作人員發現被網的魚,會將魚解救下來放生。也有一些魚因為掛在漁網上,早已經死亡。因為漁網像是迷魂陣一樣,工作人員駕船清理時非常謹慎,以防水中的漁網纏到皮劃艇的發動機上。將船上的漁網放到岸邊后,工作人員又駕船進入河中,繼續巡查。
“大的沖鋒舟進不去,有可能擱淺,只能用小的皮劃艇。李哥莊靠近膠東,離著膠州主城區近,來這里捕魚的人不少,管理難度較大。對此,我們也加大了巡查力度。”現場執法人員說,隨著打擊力度的加大,捕魚電魚的現象越來越少,但是這種現象并未絕跡。
“針對市民反映的大沽河捕魚電魚現象,青島市大沽河服務中心今年4月份專門下發了大沽河清網行動治理整治方案。根據膠州市的實際,我們也單獨制定了清網行動方案,我們從賈疃橋以北,從一個多月之前就開始逐步往北清理,到現在已經清理漁網1500余米、地籠20多個。同時針對電魚現象,我們聯合膠州市農業農村局、青島市大沽河管理中心,還有膠州市水利局的水政執法服務科,夜間多次聯合巡查,近日未發現電魚現象。針對電魚的現象,我們將持續開展巡查巡邏,一旦發現問題,第一時間進行嚴厲打擊。”膠州市水利服務中心負責人孫強說。
在采訪現場,記者看到,有工作人員在清理河邊的垃圾。“我們呼吁廣大市民到大沽河周邊游玩休閑時,一定要愛護環境,將產生的垃圾帶走。如果留在河道,清理難度會非常大。”孫強說。
回應關切開展專項行動
死魚和垃圾被清理干凈
“前幾天死魚已經被清理了,現在基本找不到了。”市民孫先生告訴記者,前幾天在大沽河即墨段出現了不少死魚,現場散發出難聞的氣味,這幾天已經被清理了。
隨后記者聯系到了大沽河即墨段相關負責人張先生,即墨區大沽河管護中心快速響應,用行動回應社會關切。管護中心聚焦河道“四亂”問題,組織養護員為河岸、灘地開展了專項清理行動,出動清理人員15人,巡查執法車輛3輛。累計清理死魚80余條,清理塑料袋、塑料瓶等生活垃圾7袋,勸離釣魚人員100余人。這次專項行動效果比較明顯,清理出來的死魚被妥善處理,河道附近的垃圾被清理干凈,恢復了河道原有的面貌。下一步,他們將持續開展常態化河道“四亂”治理,在重要河段盯緊電魚、捕魚等違法行為,切實加強巡查管制力度,積極探索執法聯動化、巡查科技化機制,實現監管力量全參與、管理看護全天候,守好、護好青島母親河。
“偷魚的非常狡猾,給執法帶來了難度。”執法人員表示,非法捕撈一般都是晚上行動,雖然他們加大了巡邏力度,但是整個大沽河河面很寬,他們附近有放哨的,等執法人員趕來的時候,他們就躲到一邊,由于晚上視線不好,執法人員很難找到他們。
采訪中執法人員透露,也有人在大沽河附近放生,因為隨意放生、濫放生導致物種入侵、水質下降、放生物種不適應環境死亡等,間接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系統。隨意放生不是愛護生命的表現,很可能是另一種形式的“殺生”。執法人員提醒,要在嚴格的科學標準下規范放生,隨意放生造成嚴重后果的將受到法律制裁。
生態保護無小事,4月26日,記者走訪看到,大沽河河道不少地方安裝了禁止捕魚、游泳、傾倒垃圾的警示牌,但是有些人對此視而不見,隨意丟棄垃圾。對此,執法人員提醒,愛護環境人人有責,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守護美麗母親河。隨著氣溫的升高,到河邊休閑露營的人增多,環境衛生問題也日益凸顯。針對這一問題,網友紛紛表示擔憂和不滿。他們認為,應該在享受美好時光的同時,隨手保護好環境的整潔與干凈。在網上的一些露營攻略中,也不難發現,有許多網友在自己總結的“必備物品清單”中,特別強調了要攜帶足夠的垃圾袋。同時,也有網友呼吁相關部門、單位加強宣傳和管理,以引導市民形成文明出游的良好習慣。
據了解,打擊非法捕撈,相關部門一直在行動,3月22日,農業農村部就“中國漁政亮劍”執法行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劉新中表示,電魚不區分品種、大小,對水生生物一網打盡,是一種竭澤而漁、斷子絕孫的毀滅性捕撈方式,要堅持露頭就打、反復敲打,持續嚴打重罰電魚行為,清查取締制造電魚器具的黑窩點、黑作坊。
違法者受利益驅動
為了牟利鋌而走險
“‘非法盜捕’能造成巨大破壞力,很多魚蝦不見了。”記者在現場采訪的時候,家住城陽的鄭先生告訴記者,他之前經常帶著孩子在大沽河附近游玩,可以在岸邊看到河內不少大魚出沒,非常喜人,而自從有人非法捕撈、岸邊出現死魚后,以前見過個頭很大的鯽魚草魚等很少看到了。
“說白了是利益,如果是小打小鬧捕幾條魚自己吃還好說,關鍵是他們非法捕撈是為了販賣牟利。”采訪中黃先生告訴記者,大沽河水質好,這里產的野生魚也頗受市民青睞,大沽河野生魚營養價值高,價格也是一路上漲,給非法捕撈者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一些人看到了商機,為了牟利鋌而走險。采訪中也有市民表示,非法捕撈者利用機動性好、隱蔽性強的違法手段,執法人員很難查獲,一些非法捕撈者存在著僥幸心理,需要相關部門加大人防和技防等方式來強化管理,這也是大沽河非法捕撈屢禁不止的原因。
如何加強對大沽河生態系統的保護?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國際創客基地主任王可鋒在接受半島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首先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完善的地方法規;其次要加大監管力度,對非法捕撈行為始終保持高壓嚴打態勢,針對夜間作案“打游擊”等違法行為,要加強執法裝備和能力條件建設;大沽河保護不僅要依靠執法部門,還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應該號召更多志愿者參與進來一起保護“母親河”;要加大宣傳力度,設立有獎舉報熱線,執法與普法同步推進,全面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鑫 王洪智 劉文
[來源:半島都市報 編輯:戴慧慧]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