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派出所的調整背后有這些深義
8月以來,青島市公安局黃島分局、市北分局和平度市公安局發布通告,撤并相關派出所,或重新劃分轄區。11月3日記者了解到,除了相關分市局,青島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隊下轄的部分派出所也即將更名。派出所的調整背后,是公安機關科學調配警力夯實基礎,更是與經濟社會的發展同頻共振。
多個分市局調整派出所
8月30日,青島市公安局黃島分局通過官微發布公告,撤銷三個派出所,同時調整多個派出所的管轄區域;10月22日上午,青島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在官微發布公告,自23日起,平安路派出所等9個派出所將與其他9個派出所進行整合;11月3日,平度市公安局發布公告,馬戈莊派出所從11月6日起停止運行,管轄區域劃歸明村派出所。
記者調查后發現,調整并非只發生在青島,濰坊、臨沂等地的公安機關,都作出類似調整并向社會公布。據業內人士介紹,這一波派出所的調整,和公安部、省公安廳做出的決策有關。
今年3月,公安部印發《加強新時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要求牢固樹立大抓基層、大抓基礎的鮮明導向,持續推動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傾,全力夯實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基層基礎。山東公安采取了“警力上做加法,機構上做減法”的舉措,研究制定《派出所組織體系科學化標準指引》,按照“一鄉鎮(街道)一派出所”原則,強力推進派出所優化整合,破解“多、散、弱”難題,推動警力集約、實力增強——這次調整,就是在貫徹公安部、省公安廳的精神。
設與撤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
在青島,派出所作為公安機關的派出機構,默默守護著這座城市的安寧,與經濟社會的發展同頻共振。當然,也見證了波瀾壯闊的歷史。
上世紀90年代初,青島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治安形勢日漸復雜。為應對這一情況,公安機關在南渠設立了治安檢查站,后更名為“南渠治安派出所”。民警日夜堅守在重慶中路上,盤查過往的可疑人員,登記出市方向的出租車司乘人員身份信息。民警從中獲取了線索,協助其他警種破獲了大量案件。
近年來,嶗山區松嶺路兩側發生巨變:一邊是淳樸的農家社區,草莓、葡萄架和茶園飄香;一邊是以新能源、VR為代表的高新科技產業日益興旺。2016年3月,嶗山公安分局新設置了慈云路治安派出所。這七年來,派出所民警能上農家炕頭說事拉呱,也能走進企業和博士后聊一聊高科技。
2020年11月,膠州市公安局上合示范區治安派出所正式掛牌,守護著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的發展壯大;2023年2月,為了守護建設邁入“快車道”的萊西高鐵新城,萊西市公安局高鐵新城派出所揭牌啟用。
青島共有三種派出所
2016年,媒體曾做過統計,當時的青島共有250個派出所。七年來,部分派出所經過調整合并,各分市局下轄派出所數量有所增減。記者了解到,青島的派出所主要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戶籍派出所,在管理戶口的同時,要偵辦一般的治安、刑事案件,鼓勵群眾提供違法犯罪線索,預防并制止違法犯罪活動,維護轄區公共秩序,這種派出所占絕大多數。第二種是治安派出所,一般設立在景區等重點區域附近,維護治安秩序,防范和打擊違法犯罪,也有部分治安派出所設立在交通要道上,接到命令后設卡堵控。第三種是海岸警察支隊下轄的派出所,門牌有“海岸警察支隊”字樣。
2020年5月,青島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隊揭牌成立,肩負起維護國家海疆安全和沿海大局穩定的重要職責使命。青島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隊的前身是青島市公安邊防支隊,隨著原青島市公安邊防支隊更名,分布在青島市沿海的“××邊防派出所”,全部更名為“海岸警察支隊××派出所”。
部分海岸警察支隊派出所將更名
近期,部分市民去海岸警察支隊下轄的派出所辦理業務時發現,有些派出所受理業務、對外宣傳時,開始使用了新名字。例如,原“海岸警察支隊上馬派出所”,更名為“海岸警察支隊前程派出所”;原“海岸警察支隊中韓派出所”,更名為“海岸警察支隊金家嶺派出所”;原“海岸警察支隊長江路派出所”更名為“海岸警察支隊唐島灣派出所”;原“海岸警察支隊流亭派出所”更名為“海岸警察支隊怡海路派出所”……這些有了新名字的派出所,即將正式掛牌。
很多青島人,對場所、區域的“老名字”有特殊的感情。例如,江蘇路的青大附院,很多老青島人習慣叫“山大醫院”;很多住在南口路的居民,會說自己住在“太平鎮”。“派出所的老名字改了,大家會不會不太習慣,有些不方便?”面對派出所更名,有些群眾不免有些擔心。記者經過采訪了解到,部分海岸警察支隊派出所更名,恰恰是為了方便。
避免辦事群眾“摸錯門”
更名前,有的海岸警察支隊派出所名稱和附近的戶籍派出所高度接近,要改名的,就是支隊下轄的這些派出所: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有青島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隊靈山衛派出所,也有青島市公安局黃島分局靈山衛派出所;在城陽區,有青島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隊流亭派出所,也有青島市公安局城陽分局流亭派出所;在市南區,有青島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隊八大峽派出所,也有青島市公安局市南分局八大峽派出所。
青島每年有大量游客和外來務工人員前來,還有不少落戶的新市民,他們不見得熟悉派出所的區別。這兩種派出所,往往都在一個街道辦公。“以前經常有群眾搞錯,聽人說要去某某派出所辦事,結果到我們這里來了,白跑一趟。”海岸警察支隊一名派出所民警感嘆。
由此不難看出,海岸警察支隊下轄派出所更名,從長遠來看是為了便民。這樣可以避免重名,提高辨識度,不讓群眾“摸錯門”的現象再次發生。除此之外,這也是對歷史的尊重,大部分戶籍派出所設立的時間,要早于海岸警察支隊派出所。
注意:××路派出所未必在××路上
近年來,隨著派出所正規化建設不斷推進,越來越多“蝸居”在老城區舊房里的派出所,陸續搬遷到新址:在市北區,開平路派出所遷到了周口路,即墨路派出所遷到了市場三路,鎮江路派出所遷到了長春路;在市南區,香港中路派出所遷到了福州南路,觀海路派出所遷到了廣西路,中山路派出所搬到了北京路。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派出所都以道路名命名,實際上卻并不在得名的這條路上。記者咨詢業內人士后得知,出現類似情況的大部分是存在著管理人口和其他服務職能的戶籍派出所。這些派出所一般要為轄區街道上的居民提供各種服務,受理的警情和其他業務也基本上在這個街道,所以才會造成這種情況。
派出所,如金盾,守護著轄區平安。
派出所,似銅鏡,映襯了歷史變遷。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掌上青島 首席記者 劉卓毅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陳燭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