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市再添生態文明“金字招牌”
近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山東省財政廳發布2022年度山東省生態文明強縣名單,全省共10個縣(市、區)入選,萊西名列其中,成為全市繼西海岸新區和膠州市之后的又一生態文明強縣。近年來,萊西市把生態保護作為發展底線,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大美萊西,呈現出一幅山清、水秀、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
精準治污保藍天
萊西市多措并舉,建立健全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體系。大力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調整,努力推動高耗能行業關停及轉型升級。積極推進清潔能源供熱,綜合利用多種清潔能源供熱技術,構建以清潔供熱為主的供熱體系。提高移動源污染防治水平。全面淘汰國三及以下營運柴油貨車,加強柴油貨車監管,強化部門聯動,嚴厲查處冒黑煙違法行為;組織重型柴油車安裝車載診斷遠程在線監控裝置,實時監控尾氣排放情況。加強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管控,全力減少移動源污染。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逐年增加,群眾的“藍天幸福感”越來越強。為了確保水環境治理持續改善,萊西市先后印發《萊西市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行動計劃(2021—2025)》等文件,全面抓好流域斷面水環境質量改善和水質達標保障工作,為群眾守護一泓碧水。全面完成入河排污口溯源及模塊化管理系統試點項目,建立全市排污口模塊化管理系統、排污口管理臺賬,形成了青島首個入河排污(水)口“一張圖”,實現斷面超標、預警、溯源全鏈條管控。印發《關于實施地表水環境質量生態補償工作的通知》,簽訂流域橫向補償協議,對12個鎮街實施流域生態補償考核,通過考核倒逼責任落實和水環境問題整改。2022年,市控以上斷面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70%,水質明顯提升。2023年截至目前,萊西市國省控河湖斷面穩定達標并實現“雙躍升”。
全面改善人居環境
萊西市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先后獲國家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全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等榮譽。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嚴把生態準入關口。制定《萊西市“兩高”行業能效改造升級實施方案》,在鑄造、水泥等行業中能效水平較低企業率先開展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優化水資源配置,加強水資源管理,曾獲評國家級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人居環境優美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殷切期盼,保護好綠水青山和田園風光,留住獨特的鄉土味道和鄉村風貌,是鄉村振興的當務之急。萊西市著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和綠色生態文明,建設清潔美麗鄉村。各鄉鎮通過排污治污、垃圾分類、公廁治理、發展鄉村旅游業等多種舉措,整治人居環境,美化鄉村生態,探索出了一條成功的建設美麗鄉村實踐路徑。組織實施萊西市污水處理廠四期工程,新增處理規模2萬噸/日,2022年累計處理污水3045萬噸,污水處理率98.25%,城鎮污水治理取得明顯成效。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覆蓋率達到81%以上,鋪設污水管網約2800公里,受益農戶12萬戶;12處農村黑臭水體已全部高標準治理完成,并建立“健康卡”在水體附近張貼公示。萊西市水集街道榮獲“2022年中國最美村鎮生態宜居成就獎”。扎實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推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質升級,垃圾分類“3X3”工作法初步形成。截至目前,累計創建青島市級垃圾分類示范鎮3個、示范村105個,升級改造生活垃圾集中收集點160余處、建設鎮級廚余垃圾處置終端4個、村級處理設施50余處。
近年來,青島市立足實際,堅持規劃先行、智庫支撐、示范引領、“兩山”轉化,把“美麗青島”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截至目前,全市共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4個,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1處,省級示范區和“兩山”基地8處、省生態文明強縣3個。美麗青島建設在探索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徐美中 通訊員 華麗 謝冬平
相關鏈接
小鄉村藏著
發展大邏輯
產芝湖新村位于萊西市水集街道,東臨青島“母親”河——大沽河,北靠“半島明珠”——萊西湖。因臨近水源地保護區,工業發展受限,該村因地制宜高度重視生態振興工作,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游,通過“強組織、亮村容、興產業”,將生態資源優勢蝶變為鄉村共富優勢。產芝湖新村先后獲得“山東省鄉村文明家園建設示范村”“山東省幸福進家活動先進單位”“山東省生態文明村”“青島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山東省旅游特色村”“山東省美麗宜居村莊”等榮譽。
按照“政府引導、群眾主體、就地改造”的原則,新村大力實施殘垣斷壁整治,盤活閑置資產,建設口袋公園,全力開展綠化美化行動;打造2公里荷花長廊觀光帶,涵養水源,凈化水質,夏季各品種荷花競相綻放,引來無數市民觀光打卡。新村致力發展生態農業,以土地流轉為突破口,發揮規模化優勢,發展綠色經濟,重點打造特色水果產業、觀光采摘休閑農業等高效農業產業項目。現代農業產業園占地1200畝,總投資近5000萬元,園區內有25個藤稔葡萄大棚,30個陽光玫瑰大棚、500畝遮雨式陽光玫瑰葡萄棚和占地5000平米的“智慧農業中心”,是國家級的特色葡萄產業基地,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600多萬元,群眾增收3000多萬元。
產芝湖新村的華麗變身,是萊西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的縮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昔日的小鄉村奮力書寫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走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新路子。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陳燭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