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天幕城將變身多元復合文化空間
隨著臺東步行街、登州路啤酒街改造更新推進,臺東商圈內的地標性建筑——天幕城也在今年拉開了改造更新的序幕。7月19日,記者在現場看到,天幕城北區涉及文化街商鋪搬遷的一期改造項目已經完成,剩余段正在加緊施工,原先的“天幕”已經拆除,整體將打造成敞開式街區。南區正在做拆除以及方案細化完善等工作,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完成改造。
現在>>>
“天幕”拆除 北區現雛形
7月19日,記者來到天幕城改造現場,遼寧路1號門上“青島天幕城”5個大字已經拆除,從大門進入,眼前一片開朗,原來的“天幕”消失不見,整個天幕城已變成敞開式街區。墻面粉刷、地面鋪裝、停車位規劃、綠植栽種……記者看到,整個天幕城北區已現雛形,現場施工人員正在進行剩余段施工。
“我們前期對天幕城一些老舊的造型,包括外墻、鋁窗,還有一些室內的裝修進行了拆除,還拆除了標志性的天幕頂棚,目前已經完成室外鋪裝、室內裝修和外立面改造。”項目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規劃,天幕城將結合傳統工業元素及傳統建筑風格,保留原天幕城1號門、2號門,并在沿用現有拱形門窗的前提下,對天幕城建筑外立面整體優化。青島絲織廠舊址外立面也將重新設計改造,其屋面形式具有明顯工業元素符號,改造方案在保留其屋頂結構形式的同時,融入現代工業建筑元素,打造具有新工業風格的文化產業展示建筑。
從天幕城北區一路向南,便來到了基本建設完成的青啤路,施工人員正在對路面、道路兩側的綠化進行日常保養。與青啤路一路之隔的,便是天幕城南區了,記者看到天幕城南區四周還立著圍擋,施工人員正在進行拆除作業。“目前南區正在做拆除以及方案細化完善等工作,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完成改造。”項目現場負責人說。
過去>>>
4A級景區成網紅打卡地
提到天幕城,老青島人絕不會陌生,它的前身是青島絲織廠。新中國成立以后,國家對青島絲織廠的設備和廠房逐步改造和更新,于1950年3月恢復生產。1966年又投資建立了絲綢印染車間,填補了山東省絲綢印染生產的一項歷史空白。1968年以后,該廠80%的產品出口國外,一度成為青島市工業的創匯大戶。當時,全國的絲綢行業流行這樣一句話:上??棵麣?,廣東靠地氣,青島靠實力。由此可以看出,當時青島的絲織產品在全國已經很有影響。
1991年,作為青島市技改重點項目立項,國家撥款給青島絲織廠建新型標準廠房,重振青島絲織業的雄風。然而事與愿違,由于政策改變,項目資金由原來的撥款改為銀行貸款,絲織廠一下子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在殘酷的市場競爭面前,青島絲織行業迅速萎縮,新廠房建成后,尚未投入使用便成為一幢空樓。
2007年,市北區將絲織廠廠房改造為天幕城,這里成為集旅游、餐飲、娛樂、休閑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室內步行商業街。當年的天幕城晉升為一處4A級景區,憑借室內天幕、水幕以及天幕電影等獨特設計,成為青島不折不扣的網紅打卡地,甚至來青旅游團都會在這里參觀游覽。建筑內部率先采用“天幕”的設計手法,利用聲光電等技術手段,在室內空間營造出藍天白云、璀璨星空等視覺效果??墒牵?016年,這個曾經一度繁華璀璨、人流如織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卻因為種種原因被“摘牌”,“天幕城”也迅速黯淡。2017年,市北區按照“去庫存、留產業”的原則,利用天幕城原皮草城這一閑置資源,將天幕城逐步打造成眾創空間發展領航區和互聯網經濟策源地,基本形成高端人才聚集、創新創業活躍、高效率創投運作、高端要素聚集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
將來>>>
打造多元復合文化空間
青島天幕城位于臺東國家級步行街商業片區西側門戶位置,北臨遼寧路,西臨壽光路,建筑面積約2.8萬平方米。整體建筑呈巴洛克風格,膠澳總督府、亨利王子飯店、花石樓等多處青島著名歷史建筑都融入步行街的外立面造型設計,形成了一道獨特的萬國建筑風景線。隨著時間的推移,天幕城步行街內部裝飾已陳舊不堪,外立面雜亂無章、色彩各異、缺乏整體性。今年4月,天幕城整體改造啟動。
記者從市北區了解到,在規劃中,天幕城以南及壽光路以西的居民樓外立面同步進行改造,并將在改造后與周邊地區形成統一的城市界面,充分體現街區風貌延續,巧用外擺,豐富店鋪特色,打造街區特色亮點項目。與此同時,天幕城作為步行街的一端起點,將做好門戶空間打造,結合周邊地塊、道路做好入口、廣場等重要節點設計,充分體現“商業+工業+絲織”元素,喚醒時代印記的立面,增強內街的人流引入與聯系,提高空間的體驗感。
除了建筑更新外,業態更新也是一大亮點。未來,天幕城將以泛文化產業體系為主體,匹配新型文化業態,打造“1+3”業態組合新模式。其中,“1”指核心支柱業態的泛文化產業業態,將引入茶文化、文房四寶、紅木、字畫等精品小眾的中高端古玩收藏市場,以及文創體驗工坊和個人工作室等面向大眾消費群體的工藝品市場;“3”指為市民游客提供特色餐廳、住宿、便利店、親子互動等衍生業態。
更新后的天幕城北區為文化產業聚集區,南區為產業配套及產業展銷區,新天幕城將依托織染工業、臺東市井、青啤特色、傳統收藏四大文化元素,以“老城文化復興”為主題,以“開放式街區”為載體,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重現島城煙火老街繁榮氣象。屆時,一個融“商業+工業+絲織”元素為一體,兼具青島特色和體驗感、文化味的多元復合文化空間將為老街“喚醒”新活力。
/ 延伸 /
60余家文化街商戶選房入駐天幕城
7月15日,天幕城改造項目昌樂路文化街商戶選房活動在創想小鎮舉辦,60余家商戶現場簽約入駐天幕城。活動中,階段性改造完成的天幕城以全新面貌首次亮相。簽約現場,選房商戶在工作人員引導下,根據前期登記順序,依次到達指定地點開始選房。工作人員逐一核實身份,并一對一全程指導商戶看圖填表,保障選房工作有序進行。“早上八點我就到項目現場看了,提前和朋友商量好要哪個商鋪,剛剛也順利選上了。之前聽運營方講過未來規劃,相信以后跟著項目生意會越來越好!”簽約商戶王先生說。
前期,大港街道、環海灣集團、兆迪商業等部門單位協同配合,周密籌劃前期工作,摸排文化街搬遷商戶實際需求,全力落實選房活動最優方案。隨著昌樂路文化街60余家商戶的簽約入駐,天幕城改造項目正式進入招商運營快車道。7月20日,項目北區文化區域將面向全社會啟動招商。
本版撰稿攝影(除署名外)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劉文超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戴慧慧]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