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基礎設施建設提速,城市能級不斷躍升
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既是補短板的有力舉措,也是提振需求的有效手段。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12月15日至16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圍繞經濟發展和民生急需,推動補短板重大項目建設。
從地鐵到高架路,從主干道到支路,或改造拓寬,或延伸貫通……今年以來,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為契機,青島著力增強基礎設施承載力,地鐵、市政路網和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按下“快進鍵”,城市功能品質明顯提升,為打造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提供了堅實支撐。
城市路網體系加速“成環成網”
道路通,百業興。
“青島的城市框架很大,城市組團距離較遠且交通高度依賴跨區域貫通性道路,交通流量過度集中,因此在‘環灣引領、組團布局、藍綠交融、網絡支撐’城市空間發展格局的指引下,需要高標準提高快速路網的高效銜接作用。”山東省城市規劃大師、青島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書記馬清認為,隨著城市戰略的調整優化、城市能級的不斷提升,城市快速路網格局也需要不斷優化。
今年以來,借著城市更新建設攻堅行動的東風,我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迎來重大突破。
今年10月,海爾路-銀川路立交提前2個月實現主線通車,銀川東路東西方向車輛可以從銀川東路山東頭路路口或深圳路銀川東路路口附近上橋,直接跨越海爾路,曾經的交通“堵點”變“通途”。“之前上下班高峰期的時候,經常在海爾路-銀川路路口遭遇堵車,堵上十幾分鐘很正常。現在好了,沒幾分鐘就通過了。”立交橋通車后,市民吳平豐對城市交通環境的改善深有感觸。
同樣提前2個月通車的還有南京路拓寬項目。這個項目實現了當年決策、當年立項、當年實施、當年通車,跑出了項目建設的“青島速度”。項目南起寧夏路,北至重慶路,道路全長3270米。項目主線道路通車后,對分流山東路-鞍山路節點壓力,緩解山東路、福州路、哈爾濱路等道路交通擁堵具有重要意義。
跨海大橋高架路是整個城市高快速路網的重要節點之一。其中,大橋一期工程于2011年建成通車,二期工程因種種原因擱置了10年之久。今年5月,全長約1.6公里的二期工程啟動建設。12月10日,工程跨深圳路段主體結構全部完成,全面進入橋面系施工階段,為年底前基本完成主線橋梁主體結構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臨近歲末,遼陽路快速路、唐河路-安順路打通、勁松五路打通工程等正在全力攻堅收尾,向著年內建成通車目標沖刺。這些項目通車后,將極大地完善城市骨干路網體系,增強城市承載力,打破城市交通“堵點”,改善居民出行條件。同時,將激活道路沿線產業,更好支撐城市空間拓展。唐河路-安順路打通工程建成后,將成為繼重慶路、環灣路之后貫穿市北、李滄、城陽三區的又一條南北向大動脈,對完善青島主干交通網、加強主城區與青島膠東國際機場的交通聯系、疏解青島北站的進出壓力、分擔環灣路現行飽和的交通狀態起到重要作用。
“下一步,我們將緊盯今年工作目標,以決戰決勝的姿態全力沖刺,推進在建重點市政道路工程提速增效,不斷完善區域路網,助推產業發展。”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政公用中心副主任王濤表示。
“金腰帶”年底開通,地鐵通車線路增至7條
地鐵是一座城市發展實力、活力、潛力和競爭力的體現。截至去年年底,青島地鐵已開通運營6條線路、運營里程284公里,居全國第十位,北方第二城,獲批里程位列全國第九,成為國內地鐵發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
在城市更新建設攻堅行動開局之年,地鐵建設項目不斷提速。目前,青島地鐵在建線路達11條、219公里,覆蓋主城區、即墨、膠州等地,“軌道上的青島”正向縱深“生長”。
其中,三期規劃7條線路已全部開工,目前正在全力推進“三遷一改”等前期工作,進場率近90%,為各期線路同期開工率最高。建設進度最快的2號線二期龍川路站已率先開展車站主體施工,成為地鐵三期規劃線路中首座進入主體開挖施工的暗挖車站,標志著三期工程駛入建設新階段。一、二期在建線路中,6號線一期、2號線西延段、8號線南段土建工程按計劃有序推進,歷經6年建設的4號線計劃年底開通。
4號線是山東省和青島市重大工程項目,為確保實現高水平開通,自9月1日起,4號線開啟了為期3個月共四個階段的空載試運行。12月3日23時48分,夜幕與皓月下,隨著最后一輛電客車緩緩駛回車廠,為期94天的4號線試運行圓滿結束。12月7日,4號線順利通過竣工驗收;12月15日順利通過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標志著項目進入開通倒計時。4號線開通后,沿線的7座換乘站將既有地鐵1、2、3、11號線“穿線成網”,如同“金腰帶”一樣,在青島地鐵線網中起到“貫穿東西、四通八達”的作用,對緩解主城區部分路段地面交通緊張狀況,提升市民出行效率和生活品質,加速構建城市現代化快速交通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青島地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君表示,青島地鐵將繼續聚焦城市更新建設攻堅行動,深入推進地鐵建設和地鐵沿線開發建設,加快建設“雙一流”地鐵,為乘客打造更有溫度、更舒適、更便捷的出行空間,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當好“開路先鋒”。
濰青高速公路通車,外向輻射通道持續暢通加密
如果說,市政路網和地鐵進一步暢通了城市運行的“內循環”,那么高鐵、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則打通了青島高質量發展的“外循環”。
智慧高速外場設備安裝完成接近100%,智能融冰除雪、橋梁健康監測系統已完成所有設備安裝及單點調試,正在開展通網通電保障工作……作為濟青高速中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濰坊至青島公路及連接線工程已進入通車前的沖刺階段。濰青高速公路途經濰坊安丘市、峽山區、高密市、昌樂縣、坊子區、昌邑市及青島膠州市等7個縣市區,全長130公里,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包括主線(S24)和連接線(S6)兩部分。今年年底,濰青高速通車后,將為青島濰坊之間再增一條快速通道,進一步暢通青島和上合示范區的對外聯系,提升膠東機場的輻射力,更好地支撐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
這是我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堅行動取得重要戰果之一。
今年,我市圍繞港口能力提升、機場運輸保障、環膠州灣暢通、北岸城區承載力提高、上合示范區和自貿區配套完善、支撐平度萊西發展、膠東經濟圈交通一體化等方面,啟動實施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三年攻堅行動,以“補短板、疏瓶頸、強骨干、優銜接”為重點,適度超前實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聚焦公路、鐵路、港口、樞紐等四大領域,重點實施“10462”工程,加快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打造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青島先行區。一年來,我市持續優化措施打法,推動工作落實,攻堅項目落地呈現“加速度”。據統計,列入攻堅行動的22個重大項目均按既定節點加快推進,全年計劃完成投資134.6億元,年度完工項目2個(濰坊至青島高速公路完工通車,山東液化天然氣三期碼頭工程主體交工驗收),圓滿完成各項攻堅任務。
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宋明杰表示,接下來,全市交通運輸系統將以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青島先行區為總目標,按照青島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的部署要求,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堅行動為契機,推動青島交通發展水平走在全國前列,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打造青島范例,為青島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當好開路先鋒。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王冰潔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戴慧慧]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