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群眾醫療健康保障網越織越密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讓群眾告別看病貴”絕不是一句口號。黨的十八大以來,青島醫保參保人數從700余萬增加到911萬,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覆蓋全民的醫療保險;居民醫保財政補貼從人均240元提高到820元;我市首創的長期護理保險不斷蝶變升級,累計支出43億元,讓9萬名失能失智人員獲益;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分別達到86.7%和73.3%,普通門診報銷比例提高至50%以上……十年間,青島為解決群眾看病就醫后顧之憂奮力作為,讓醫療保障覆蓋更廣、待遇保障明顯提升、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日益健全,給予911萬參保人更可靠的醫療保障。
醫保報銷比例越來越高,個人自負越來越少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實現“人人得享健康”的宏偉藍圖不僅要讓群眾看上病、看好病,還要看得起病。
十年來,島城醫療保障層次不斷豐富,由基本醫保逐步發展為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梯次減輕就醫個人負擔,穩穩兜住民生底線。通過多層次醫療保障,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分別達到86.7%和73.3%。普通門診報銷比例提高至50%以上,門診慢特病報銷比例提高至60%以上,“琴島e保”個人負擔率下降22%以上。
為了從入口減少醫療費用,提升疊加報銷比例,近年來,市醫保局扎實推進醫保目錄擴增、帶量采購、國家藥品談判、公立醫療機構藥品耗材零差率等政策。三年中,我市共落地16個批次的國家、省集采藥品耗材集采結果,涉及345種藥品和110種醫用耗材,目前數量還將不斷增加。
我市積極推進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2019年5月,青島成為全國首批30個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付費國家試點城市之一。DRG實際付費以來,18家試點醫院次均住院費用同比下降5.12%;平均住院日同比下降8.83%;參保患者次均個人負擔額同比下降11.22%。改革初步取得了“醫、保、患”三方共贏的積極成效。
不住院也能報銷,門診簽約率達到60%以上
“小病在社區、大病到醫院、康復回社區”是分級診療的目標。近年來,青島不斷推進以社區為依托的醫保新舉措。通過普通門診統籌、門診慢特病等制度減輕老百姓在基層衛生機構的就醫負擔,實現“保小病也能防大病”,引導參保人養成“小病在基層”的良好就醫習慣。
記者獲悉,目前我市門診簽約率達到60%以上。門診慢特病病種從最初的43個逐步擴展為目前的78個,覆蓋了我市近乎所有的常見慢性病、特定病。
小小“一粒藥”,牽動千萬家。為了讓參保人能夠買得到、報得了國家談判的好藥、高值藥、救命藥,我市按照省統一規定,今年5月份起將協議期內275個國談藥品全部納入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雙通道”管理,并根據國家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更新。
落地流程更便捷,把民心工程做到老百姓心坎里
既要做好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也要做好群眾看不見但又離不了的小事。打通醫保政策落地“最后一米”,把民心工程做到老百姓心坎里,是全市醫保部門的目標和追求。
十年來,青島市將推進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作為民生實事持續推進,尤其是2019年以來,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改革進入快車道,從單一的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拓展至普通門診、門診慢特病,實現省內省外全覆蓋;今年7月1日實現的跨省門診慢特病直接結算包含了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等5個常見慢病重病病種。青島持續擴大異地聯網結算定點醫療機構的覆蓋范圍,目前,我市異地住院聯網定點醫療機構達到379家,實現了全覆蓋;普通門診和省內門診慢特病異地聯網定點醫療機構818家,為外地參保人在我市就醫提供了便利。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瞄準老百姓就醫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青島醫保的改革答卷,未完待續。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郭菁荔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戴慧慧]大家愛看